年1月5日,钟汉良的首次个人摄影展《浮光掠影》在台北中山堂开幕,同名摄影集也在中山堂开售,台北摄影博物馆文化学会理事庄灵及台北书院山长林谷芳出席。
作为经常“被拍”的演员,钟汉良表示”自己拿起相机,反而有不一样的角度”。对摄影情有独钟的钟汉良会随身带着相机,随时记录生活中的风景和人物,也会为了拍摄浪花驻足几个小时。他从胶片时代就对摄影有所涉猎,甚至会自己在暗房里冲洗照片。著名摄影家“六龙先生”黄安华称赞钟汉良说:“汉良温文儒雅,真诚善良,对于摄影很有热情,不管他在人文还是风景作品上,都有他的独到之处。”
正值不惑之年的钟汉良,距离以唱跳歌手身份在台湾出道,已经在演艺圈中沉浮了近二十年。此次回到”第二故乡”台湾举办摄影展,他坦言“这比出道还要紧张”。熟悉的地方,崭新的领域,总是在尝试的钟汉良从不满足于安稳的现状,但又始终对生活心怀感恩。此次摄影展现场摄影集的售卖所得,被用于捐赠给喜愿协会的小朋友们,公益和梦想的力量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钟汉良以及前来参观的观众和小朋友们之间传递。
年7月1日,钟汉良浮光掠影摄影展来到上海,展览通过钟汉良的摄影作品和数字技术,折射出艺术家眼中香港乃至世界城市的变迁,承载着成长岁月与情感梦想。
数字影像是向前发展的艺术,在这里却不忘转向身后,用于追寻记忆和来时的脚步。巨大的幕布置于最显眼处,播放着记忆中的场景,城市的变迁,还有一个少年的种种往事。那或动人或不易的过去,现在由亲人娓娓道来,顿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骄傲与惆怅。正对着的地面流动着城市的过去与现在,这片见证了少年成长的故乡,它承载了太多的回忆与梦想。
或许故乡是每个人最初的印记,一代代人的拼搏奋斗,都有这片热土作为基底。时代的命运也是每个人的命运,其实每个人都生逢其时,每个人都以各自的方式拥抱了时代。
装置艺术是一种环境艺术,这里创造了一个光与影的世界,真实与虚无之间,上演着日升日落,云卷云舒,花花世界,众生之像。错落有致的布局,文字与图像的悉心结合,不得不赞叹于作者的匠心独具。时常是正感慨于摄影在美学角度的精妙,转而领略文字,却又是一番在人文情怀上的思考。
在这里,人潮在骚动,如海水击岸的壮阔;瀑布是有力量的似急板如歌;摄影是跃动的,充满生命力的。惊叹于一个别样的有趣的灵魂,不拘泥与对世界固有的见解,对生活充满敏锐而通透的体悟,也让人惊觉,世界竟可以有这样的理解。
现实世界的影像,或许都投射着梦的影子。看着这一路走来,以梦为马的少年,或许便能理解这“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有着真实体现吧。
文:羽殇,咫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