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看着便走心了摄影杂谈读书笔记

《摄影杂谈》很短,一如往常。开本小了更趁手了。从上海到北京一趟动车的时间足矣。若是再生猛一些,还没出济南站便是可以开始回味了。如我这般慢慢悠悠的进了北京也是已经合上书开始穿梭于陈老师的岁月间了。也确实,列车上读这么一本小书是合适的,来回摇晃之间顺着书的轨道,便从青海茫崖去了德国科隆,便从父亲的相机望到了女儿的雪人。这是岁月,与摄影有关的岁月用文字落下的岁月。森山大道唤之为记忆,被陈老师写在了卷首“与其说摄影是记录,不如说摄影是记忆,一连串记忆积累的历史过程……”而后又被悄默声的贯穿了书的始终……

如若说《至少还有摄影》亦或《徘徊在摄影之中》多少是在文随图动的话。《摄影杂谈》则不同。正如陈老师开篇所言“并不一定要图文对应,只是为了舒缓一下读者的阅读节奏而已”确实,图可是图,文可是文。摄影随笔和摄影集合二为一,用那种叫回忆的玩意儿让其变得看似貌离实则神合。嗯,应该是这样说正规一些“说的、拍的、设计的、还都是三位各自的心境,放在一起不是帮衬是呼应”这说的是森山大道、太宰治还有町口觉,说的是那本《太宰:森山大道》唔,还有拍照时的陈仲元、写字时的陈仲元,为书排序时的陈仲元。对了还有彼时的陈仲元此时的陈仲元……

文可单读,有属于我父辈那一代的岁月,从出差到四合院里的邻里关系,那时我父亲也会出差然我却不知是怎样的场景,从书里看到了。儿时的我长在南方的石库门不是四合院,堆不了雪人但夏天却可以纳凉嬉戏,四合院是什么场景,我只晓得该是《渴望》或者《贫嘴张大民》的模样,书里也看到了。只言片语却可天马行空。

文可单读,不再是授受摄影心得,而是和你聊聊见到乔尔迈耶罗维茨时的所思所想,聊聊森山大道的文笔,还有“决定性瞬间”的由来。还有“照片的出路”、“看懂看不懂”的。从形而下聊到形而上的,深了却更自在了。相比于前几册为摄影爱好者打开一扇窗,给予一种自己曾经尝试过的创作思想不太相同。如今有种从紫薇软剑向玄铁重剑摸索的感觉。所以更多的是谈谈自己的惶惑聊聊自己的以为,深不深的看你怎么想,对不对看你怎么以为。如若你和陈老师聊过喝过啤酒,你便知道这必然不是高高在上的一直不是,而是在共同探讨的虚化若谷的《至少还有摄影》是,《摄影杂谈》如是,战战兢兢的分享着生怕误人子弟。许是对于陈老师谦虚的说话方式记忆太过深刻了,所以读文字时总会将他说话的节奏方式一同带入进去,那是不太多人能有的小灶儿颇有意思像在听书带着浓郁的京味儿。这是文字的。

还有图片的,所有的照片都是安静的不霸道的,舒缓节奏的,那是白墙与扶手在光影之下遥相呼应,绘出似有若无的线条,那时长椅融化在路灯、车灯之中,营造出的虚实之间。有一叶一枯荣、也有一岁一世界……,还是翻开书看吧,我是难以描绘了词穷了需要图现了。若是不坐列车家里看着顺带配上海顿的《小夜曲》应该也会很不错……,好吧写着写着就写多了,看着看着就走心了。本是想作个《摄影杂谈》的读书笔记,却成了观后感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