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大学社会必须警惕的症候

年3月,20岁的杨文彬凭借其进行中的拍摄项目“大学社会”获得首届“映·纪实影像奖”大奖。年6月,摄影师杨文彬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同时也意味着他的纪实摄影项目“大学社会”基本完成。在大学生活中,摄影专业的杨文彬,留下了一系列的纪实摄影图像,表现了以学生会为首的大学校园内的诸多学生组织,以及大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状态和对身份的想象。8月,《大学社会》在北京映画廊展出,其中增加了杨文彬从各地高校的学生会、团委组织内搜集到的学生组织工作文件,以及“退休”学生会干部的口述影像。影像批评家鲍昆在展览序言中发问:学校本质是工厂,学生就是产品,是什么修改着这群年轻的生命?以下是年教师节前夕,鲍昆在映画廊展开的“大学社会与青年力量”的座谈讨论上的发言。杨文彬,“签到”,《大学社会》。本文图片均由摄影师本人提供放出《大学社会》获奖消息的时候,社会上就有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正面的意见觉得杨文彬的作品拍得很好看,很符合当下流行的那个非常可疑的叫“当代艺术”的词汇所表现的风格。另外一部分反对的意见,恰恰来自杨文彬学校内部,也就是这些作品中被记录的一些他的同学。我大概知道这么个情况,当时也没有对他这个作品有太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