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所有的机器人类行的动画,相当偏爱有着少许的科学根据以及与现实牵连的作品。例如一般大众多少都有耳闻的《机动战士高达》,还有过去很久远的《机动警察》,以及商业手段相当微妙而多元化的《福音战士》。这几部作品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这些机器人都有繁复的机械细节所堆砌的工业美感,以及与现实社会人性相关的议题有所探讨,战争的残酷、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个人面对现实残酷打击的成长历练等等。这些机器人作品都有受于美国经典科幻影集精神的感染,成为日本各个动画时代上璀璨的里程碑。《环太平洋》可以说是首次具体实现了众多动画影迷所期盼的梦想。早在多年前,《福音战士》就已经传出要被改编成电影的消息,网络上也释出了几幅概念艺术设定图,最后仍是无疾而终。《环太平洋》不是依据任何一部经典机械人动画作品做为改编的蓝本,而是由相当多动画迷熟知的经典机械人动画元素所拼凑而成的作品,在熟悉的感动之下又有某种难以详述的陌生感。该片的导演为曾经执导《刀锋战士Ⅱ》《潘神的迷宫》以及《地狱怪客系列》的吉尔莫·德尔·托罗。若以该导演过去的作品来审视环太平洋,会觉得环太平洋的剧情其实算是有点平凡。虽然没有让人错愕的脱序演出,亦没有让人感到陈闷的累赘文戏,但总是少了一些惊喜。综观吉尔莫·德尔·托罗过去的作品,很难去预料电影中角色结局的命运和结果,诡异气氛的曲折之下存在着纤细的浪漫。但《环太平洋》比较像是从日本机器人动漫文化中精粹出一些元素,并浓缩成美式英雄风格的故事。剧情流向很好猜测,不是英雄抱得美人归,要不然就是有人牺牲小我成大义。《环太平洋》的角色有点公式化。男女主角的邂逅是预料中的不打不相识,科学家一定都要疯疯癫癫的,还有一个一定会喊着热宣战之词的上司。以日本动画《机动战士高达》和《福音战士》来说,主角都是面临重大危机而被迫临枪上阵的少年,他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所以只能在残酷的困境中力求生存,不断的在失去与拥有之间挣扎着,并在生存之路中逐渐找寻出人性的光辉。《环太平洋》的男主角一开始便就设定成拥有丰富的「机甲猎人」驾驶历练,尽管面临丧亲之痛之后消沉了一小段时间,最后还是去积极拥抱了使命感。少了希腊英雄式悲剧的要素,《环太平洋》有些浓重的西部牛仔味道,而少了一些拒绝承受命运的张力情节。虽然《环太平洋》的剧情并不怎么特别,但在美术画面上仍就有相当高的造诣。吉尔莫·德尔·托罗本身就有丰富的美术绘制经验,所以总是能精准地传达出他在电影内想要营造的视觉风格。《环太平洋》视觉上承袭了《地狱怪客》系列偏褐色的诡异氛围,尽管怪物都是参考了日本过去特摄片内的造型,但在细节上还是有很多吉尔莫·德尔·托罗特有的图象语言。或许《环太平洋》剧情的简易化,是为了能让更多观众去认识吉尔莫·德尔·托罗心中所憧憬的钢铁浪漫,让体内的御宅魂以更壮阔的姿态昂立于大银幕之上,使得日本机器人动漫不再只是局限于少数群众之中,藉由好莱坞充裕的条件做出更符合主要市场的作品。虽然先前已经有《变形金刚》机器人动画的改编电影案例,但导演并非真正御宅性格,除了首集初次亮相的变形特效让人为之一叹,但往后两集皆是模糊了焦点,过多的战争场面夺去了变形金刚的戏份。但吉尔莫·德尔·托罗简化了剧情,给这部电影真正的主角「机甲猎人」更多充裕的表现空间,《环太平洋》内机器人与怪物的战斗可说是「拳拳到肉」,每一个砸在怪物身体上的拳头、还有机械人被怪物逆袭而喷出的零件,都表现出强劲的暴力美学,是一个直接而精准的硬派风格。观众的肉眼可以清楚地捕捉到每一幕互殴的场面细节,不会像《变形金刚》一样过于快速的变身画面,使得观众没有办法体会出机械人题材的乐趣。在第一段我描述到,《环太平洋》是一个精粹出日本机器人动漫要素并拼凑而成的作品,有着让人熟悉的感动、但却又有一种难以详述的陌生。这个陌生是吉尔莫·德尔·托罗自己所赋予的特殊风格所致。虽然《环太平洋》少了导演较为缜密而内在的思绪,但简易的剧情让更多观众快速认识了这个巨大的钢铁浪漫。《环太平洋》式一个硕大而诚意十足的致敬之作,为机器人动画题材的电影化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实验性尝试,希望在《环太平洋》抛砖引玉之下,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这个机器浪漫的行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