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不同分类教案

课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不同分类  

授课时间:年9月13日

授课教师:陈老师  

授课班级:  21春1、2、3、4轨道班  

课时:1学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本节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类型的分类;

2.通过本节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导向方式、隔离方式、线路架设方式、单项高峰小时运输能力分类等分出的不同类型;

3.通过本节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列车动能范围划分的七种交通类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导向方式、隔离方式、线路架设方式、单项高峰小时运输能力分类等区分城市轨道交通的辨识能力;

2.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类型的学习,学生能够口头表达出轮轨导向、导向轨导向的城市轨道交通类型;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按照线路架设方式中水下城市轨道交通类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中国青岛海底地铁隧道的施工建设,培养学生对大国工匠精神以及对建设者不畏艰难精神的学习。

(四)情感目标:在对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类型分类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对不同职业的尊重感及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导向方式、隔离方式、线路架设方式、单项高峰小时运输能力分类。

三、教学难点

区分牵引方式中旋转式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牵引和直线电机牵引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类别。

四、教学环节  

课时1

教学导入5分钟  

1.播放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的视频;引出火车进入城市,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

2.呈现学习主题与要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类型

3.学习要点: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导向方式的分类;按照线路架设方式的分类;按照线路隔离方式的分类;按照轨道材料的分类;按照牵引方式的分类;按照运营组织方式的分类;按照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的分类。

讲授新知25分钟

1.火车进入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

19世纪中叶,英国伦敦街头交通堵塞严重。一位名叫查尔斯.皮尔逊的律师想到火车跑得很快,怎样让火车跑进城市呢?一次,查尔斯看到墙角的老鼠洞里,一只老鼠在跑来跑去,他提出一个妙想:让火车在地下跑起来!年,这个“异想天开”得以实现——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诞生了!随后,世界大城市纷纷建造地铁。这种速度快不堵车、环保又舒适的交通工具,深受大家喜爱。

展示图片,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类型

1.按照导向方式分类:

轮轨导向、导向轨导向类型

2.按线路架设方式分类:

青岛地铁1号线有着国内最长的地铁海底隧道,也是目前国内最深的海底隧道,隧道海底区间线路纵坡呈“V”字形,最深处距离海平面约88米。其中海域段长约3.49公里。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与胶州湾海底隧道并行,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位于胶州湾海底隧道东侧约米处。

3.按照线路隔离方式分类:

全隔离:有独立路权

不隔离:共有路权

半隔离:有专用隧道或高架,在地面采用路堑、路堤、隔离栅等方式,但在交叉口仍与横向道路的人、车平交混行,收信号灯控制。

4.按照轨道材料分类:

钢轮钢轨、橡胶轮混凝土。

5.按照高峰小时运输能力分类:高运量、中运量、低运量。

6.按照动能范围划分

知识巩固8分钟

1.城市轨道交通的不同类型;

2.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导向方式的分类;

3.按照线路架设方式的分类;

4.按照线路隔离方式的分类;

5.按照轨道材料的分类;

6.按照牵引方式的分类;

7.按照运营组织方式的分类;

8.按照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的分类。

任务布置2分钟  

完成第一单元作业:思考练习题

1.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是什么?

2.城市交通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

3.现代化城市交通的特征是什么?

4.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它在城市交通中处于何种地位?

5.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6.简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历程。

要求:字迹工整,无涂改;答案有自己的见解,不得抄袭。

五、教学措施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六、思政融入

通过对按照线路架设方式中水下城市轨道交通类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中国青岛海底地铁隧道的施工建设,培养学生对大国工匠精神以及建设者不畏艰难精神的学习。

七、教学反思

1.不足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本次课程主要以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为主要讲授内容,结合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有了城市、交通以及城市交通发展历程等知识了解的实际情况,第二单元重在介绍类型,分解讲解每一种类型的方式。本节课设置目标为让学生分清城市轨道交通的不同分类,自我反思目标明确,素质目标设立较为薄弱,契入点还需多加思考,便于更好的思政融入。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本节课程总体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问答-学生思考回答的方式,采用视频加图片的方式辅助教学,整体设计简单,教学效果一般,反思在过程设计中多融入课堂游戏环节,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3)对教学效果的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大体区分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导向方式、隔离方式、线路架设方式、运量大小等方式,并且进行举例说明,效果良好。

2.改进措施  

(1)增加教学设计环节的构思,融入教学游戏,增加趣味性;

(2)丰富视频影集资料,增强直观了解;

(3)寻找更合理的思政融入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