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凭模仿蒙娜丽莎妆容成名的美妆博主宇芽通过微博上传视频,写道:“我被家暴了。”并表示对所有话语负责,视频出镜的还有施暴者的前任和见过实施家暴过程的朋友,共同指控渣男的家暴行为。
家暴,再一次闯入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在日本家暴女友的男星蒋劲夫又被曝出一年之后再次家暴女友。
曾以为家暴离我们很远,可实际上,据全国妇联统计显示,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平均每7.4秒就有以为女性受到丈夫殴打;平均遭受35次后才会报警。世卫组织在年的数据显示,全球三分之一的女性遭受过身体或性暴力,仅有不到10%的女性报过警。还有数据显示,家暴致死,占妇女他杀原因的40%以上。
我们都知道,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依旧笼罩在家暴的阴影下?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男朋友突然对自己动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打回去?很好,但是你会发现,男女之间体格的悬殊,不仅不能帮到你什么,然而可能惹怒他而变本加厉。
忍受?可以理解,当我们突然遇到袭击产生惊吓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出现空白,进入“假死状态”。
而在经历了第一次家暴之后选择绝不留恋的离开,无疑是杜绝“无数次家暴”的最好的决定,也是一个头脑清醒、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做出的决定。
可是,就拿宇芽来说,能说她的内心不够强大嘛?如果她不够强大,她怎么能当美妆博主?可是她还是经历了这些,不得不说,渣男的控制手段真的很高明:
首先,她们因为工作关系开始接触,当时给宇芽的印象,他是一个特别有才华的人,出过书、画册和影集,并且承诺自己是个不打女朋友的人从而赢得她的信任。
然后,贬低和否认她的工作和生活,干涉她的正常社交,还不断地洗脑,灌输三观,让她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时间久了,宇芽的自我认同感就会降低,从而摧毁她的独立和优秀。
通过前两步,女生会变得更加依赖和弱小,而这个时候,渣男就可以收割成果了:要钱和暴力。这种模式是不是和pua案件很像?
所以,就算一个人的内心很强大,但是经历的事情不同,体验的感受不同,不会总是那么坚强的。
而正是这一次的不坚强,就有了后来的无数次,更可怕的是,在这种模式下,有些受害者就变成了讨好型人格:相信自己无法逃离这个环境,那么想要过得好一点,就只能不断地迁就和纵容施暴者。
当然,类似于pua的这种控制术,是家暴受害者离不开施暴者的原因之一,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说:侥幸心理:“他都跪着求原谅了,大概不会再犯了吧”,“他心情不好,所以才会这样的吧”,所谓的家丑不可外扬,“被害者有罪论”:“床头打架床尾和”“这点小事就闹这么大,丢不丢脸”“他会打你肯定是你做错了”。
我们都知道,在面临家暴的时候,对我们最好的选择是绝不留恋地离开,但是,这真的很需要勇气,所以,如果真的不幸遇见,请给自己一点勇气,积极的寻求帮助,至少告诉自己熟悉的,信任的人。
其实在我看来,有家暴倾向的人,可能会有一些典型的心理特征,比如说,宇芽在家里就看过渣男虐待小狗,但是当时她除了震惊之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不对的”,这样的人很有可能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
另外还有以下几个心理特征的人,如果遇到也要提高警惕,谨慎交往:
在原生家庭目睹过家庭暴力的人他可能会出现这三种认知:第一种“哦,原来老婆是可以这么打的”,于是他认可了父亲的施暴行为,以后很可能也成为了一个施暴者;第二种“妈妈太可怜了,我要快点长大保护妈妈”,他同情了妈妈;第三种认为这一切与自己无关,以后就可能会成为一个情感淡漠的人。
酗酒、物质滥用的人:曾经有人做是实验发现,当人们达到醉酒状态的时候,倾向于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当然酗酒者可能不会有意地对家人施暴,但是因为酗酒,可能会陷入一种“意识狭窄”的现象,而我们听过的一喝酒就家暴的案例不在少数。
存在人格障碍的人:比如说反社会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遇到就一定要规避,因为人格因素是先天遗传的,很难彻底消除。
当然还有一些我们熟知的:过渡控制、遇小事反应过激、外归因、易怒易暴、自卑等等心理特征的人都有可能存在家暴倾向。
其实说到这里,能告诉大家,最想告诉大家就是,在选择朋友尤其是男女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好的情感是相互促进,彼此能感受到温暖的,当有人在你身边开始毫无理由的贬低你、否认你、让你觉得很受伤的时候,那么请远离他。
如果你的亲密关系里,非常不幸地出现了暴力行为,那么一定要积极地寻求帮助,可以是政府单位,也可以是专业机构,要始终记得,保护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