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伦亲解上影盗墓笔记10亿保底发行

截至年9月11日,《盗墓笔记》票房已经突破10亿。

这也意味着,《盗墓笔记》成为今年暑期档唯一一部保底成功的电影。上海电影集团、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SH)董事长任仲伦今日在接受数娱梦工厂采访时,证实了这一盛传已久的十亿保底传言。

任仲伦似乎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说今年3月起中国电影的票房就同比有些下滑,我们也有很多焦虑。在这种背景下,8月5日上映的《盗墓笔记》,基本是一枝独秀,我看到有些电影媒体认为这是八月暑期档的救世之作。

上影发行在年春节档主发行的成龙贺岁大片《天将雄师》以近8亿的票房成绩打破了上海电影有史以来的多项纪录。时隔一年不到,上影出品并发行的《盗墓笔记》再次刷新各项市场纪录并创造历史新高。“从上海的角度来讲,也是纯粹上海出品的第一部过10亿的电影。历史上国产电影11部过10亿,我们成为第12部,是一个很好的利好消息。”任仲伦说道。

此次,上影集团是《盗墓笔记》的第一出品方,而刚刚完成IPO的上影集团控股子公司上海电影(.SH)则承担影片核心发行工作。谈及《盗墓笔记》是怎样做到在如此冷清的大盘下破十亿,任仲伦表示,这是上影整体性的胜利,从出品、制作到营销、发行,而上海电影的发行营销这块更体现了我们的整体实力,“也是上市以后一声礼炮”。

今年8月17日,上海电影终于完成长达8年的IPO长跑,登陆上交所,目前总市值达亿元。“发行优先”正是上海电影的核心战略之一。任仲伦表示,在相对同比市场放缓的情况下,《盗墓笔记》依然一枝独秀,也体现了我们的价值,但我们也不会停留在这个点上。

目前,上影发行成功实现了全国发行市场的品牌化,自年至年,发行影片票房从7.1亿、15.8亿到31.8亿一路高歌猛进,市场份额从3%、5%到7%节节攀升。发行人员从区域走向全国,目前已建立近百人发行团队,覆盖全国主要票仓城市,充分发挥资深发行老将的优势,焕发出惊人的新生战斗力,已成为国内发行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1“十亿是心里底线,保底发行是正常现象”

作为今年暑期档硕果仅存的保底案例,《盗墓笔记》是如何做到的呢?十亿的保底线又从何而来?

任仲伦回忆道,“当时我们提出剑指20亿,但是心里的底线是10亿,市场变化确实也很大,没想到今年同比下降这么多,这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在实现10个亿的时候比我们预期的时间长了点。但是我始终坚持10亿的目标,中间很多人都动摇过。我们要做一个标杆出来。”

任仲伦认为,出现保底发行是非常正常的。从去年开始,有想在最后一棒去赚钱的人出来了,常说的保票房,实际上就是这最后一棒的人。

任仲伦说道,这在美国也是这样的,销售公司有两种,一种就是我预购你的发行权,比如我先付你30%,为什么呢?制片方来讲他有现金,我也找到了下家来替我发行,一般情况下是大公司和大公司之间的合作,或者是大公司和看上去有大潜力的项目之间的合作。

第二个规矩就是我买断,比如一部电影成本万,如果被看好,可能万或者万被买断,就和制片方没有关系了,这时候很多大公司还会贴上自己出品的标牌。

任仲伦表示,中国赚最后一笔钱的人还达不到这种力量,做不到把出品权买断,而且中国的制片公司不太会通过发行被买断出品权,但实际上会制定一个合作协议,这部电影的发行权买断,就是定一个基本价格,所谓的保票房是一种预测,这个本质在行业中是个正常行为。

“这次《盗墓笔记》也有这个因素在里面,我们的一个合作公司(世纪长龙),愿意给我们这样一个约定,但是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合同,如果票房达到15个亿或者更多,片方和发行方还会继续去合作,我认为这是一个市场的正常的经营手段。”任仲伦说道。

根据任仲伦透露的电影制作成本仅1.3亿元,以出品方获得约40%的收益计算,上影集团为首的出品方在这次保底发行大概净赚2.7亿。而对于上市公司上海电影来说,任仲伦坦言,“发行的利润很好”,并不吝于用“上市以后一声礼炮”以示对发行工作的肯定。

2“定档很成功,长期的市场判断给了我们确认”

谈到《盗墓笔记》的具体发行,任仲伦表示仅其参加的营销策划会就是10次以上,首先是定档期,定的比较成功,尽管一开始充满了分歧。

“这就是我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判断,和其他的制作公司相比,我们这个第一手的数据和长期的市场判断,给了我们确认。开始是充满分歧的,吵到最后一天,从北京吵到上海,后来我说服了各种各样的合作者,最后定在8月5号。”任仲伦说道。

对于《盗墓笔记》来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播出周期的缩短。上影股份掌握的数据显示,过去一部比较强的影片,播出周期在三周左右,现在主要的周期在一周左右,到了第二周的时候,就有跟你体量差不多的影片进来,会把那个尾巴吃掉大半,这意味着《盗墓笔记》必须把握黄金一周的时间。

通过分析8月份档期,大体量的进口影片没有,但有些可能不错,比如《微微一笑很倾城》、《使徒行者》等可能形成竞争。第二周才有《谍影重重5》、《冰川时代》。事实证明《盗墓笔记》成功抢占了这一周,第一周实现4个多亿,前两周7个多亿,成功了大半。

而到了第三周第四周,上影股份的院线、发行的力量开始体现出来,这也是上影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所在。任仲伦表示,如果你是没有市场支撑的制片公司的话,在第3、4周很快会消失,但是我们自己可以对它进行精准排片。这次《盗墓笔记》的发行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上影股份的一种支撑力和领导力。

针对8月5日这个档期,《盗墓笔记》充分了解市场并打出了自己的差异化,针对档期,上影发行单独制订了点映计划、首周发行计划、七夕发行方案、次周末发行冲刺规划等数十套发行方案,最终收获了三个“小周末”的效果。

《盗墓笔记》更在今年第一次促成了四海和五洲两大院线终端型发行公司的强强联手。任仲伦表示,一部好的影片,两大发行力量都基本上在支持。这次起片的时候,无论是五洲还是四海都很高,达到30%以上。尽管四海和五洲目前没有什么股权的合作,但是有很多项目上的合作,是发行上的很重要的力量。

上影发行的这些成绩,与公司战略及历史积累不无关系。上影股份年成立伊始,就明确了“发行优先”的发展战略,依托公司在电影市场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将发行作为公司发展的引擎,打造创新业态的发行生态圈。上海电影影视发行分公司应运而生,上影发行的前身是中国电影发行历史最悠久的国有电影发行公司之一:上海东方影视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从年到年,东方发行共发行影片部,其中,《生死抉择》开创了国产主旋律影片票房过亿的历史纪录,《画皮》票房创下了当时“十一”档票房最高记录。随着上影股份的成立和内部结构调整,“东方发行”整体品牌转变成为“上影发行”。

3“吐槽是一种惯性,我觉得《盗墓笔记》应该8分以上”

不过,尽管《盗墓笔记》商业回收上已经成功,但在整个电影上映过程中,关于电影的吐槽也是此起彼伏,关于两大男主的排位战和“卖腐”桥段,成为电影最大的话题。

对此,任仲伦认为,这是因为网上没有养成讲好话的习惯,吐槽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并表示,这个影片,猫眼打了8分,如果他来打分的话,觉得应该8分以上,原因如下:

文学力量。一部好的电影本身是有文学力量的,现在看的有些电影已经不大讲电影的文学性和文学力量了,也就是一个故事会比较浅薄,依靠明星的影响力和颜值担当的好像越来越多,对文学的要求越来越少,上影比较强调文学力量,《盗墓笔记》跟一般的IP还不大一样,《盗墓笔记》的原著和电影实际上差别很大,但是电影抓住了一个人性的干净,这个IP在人物关系和人物塑造上有它的追求,是完成得比较好的;导演的想象力。想象中墓道这个东西就不大容易做得辉煌,场景也是有限的,但后来现场看了整个场景设置,觉得导演很有想象力。我们原来想象的场景可能太血腥、太夸张了,审片的时候会有问题,但是导演塑造了鹿晗跳的剑舞等,很有想象力,这是上影和导演合作的第三次,前面两部是《锦衣卫》、《天将雄狮》,这种机关布景的设置,导演都比较擅长;演员。演员完成了角色的塑造,所以这部影片本身是有价值的。这部电影如果放在去年,票房会更高,但是今年也达到了预期;从制作角度来说,预算控制很好,这部电影整个制作成本大概是1.3亿,没有超支也没有超时,也显示了上影制作的精细,一般这种电影可能花2个亿或者2.5个亿左右,这次的成本比大家预测的少了一半。

作为该片第一出品方,任仲伦表示,这代表了上影集团出品电影的商业价值标杆。

任仲伦表示,上影创作上一直坚持三足鼎立,一些主流价值的也在拍;人文价值,也一直没有放弃;商业价值,也是我们一个很大的追求,《盗墓笔记》是上影集团追求商业价值的一个标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