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先到落后再到复兴,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中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s://m.39.net/disease/a_6173182.html

近几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凭借着超强的口碑屡屡打破动画电影记录,和前段时间糊到家的罗晋主演的《封神》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名著是要基于剧情的合理延伸改编,要基于其内核,而不是恶意曲改其人设甚至加上不必要的剧情,改成古代偶像剧,古代霸道总裁玛丽苏剧只是给他披上一个封神的外衣,最终还是那碗烂菜只不过淋上了一层酱汁,就当成了一盘新菜当上来。这几年的名著改编基本都是一碗烂菜,连食材都没有改,什么三国演义,什么封神演义都是那一层酱汁。

从《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如今的动画制作技术已经在逐渐与好莱坞缩小差距,在视听效果上已经渐趋成熟。

中国的动画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宝莲灯》、《大圣归来》为界限。这其中反映的是中国这几十年来动画制作技术水平的变化。

在上个世纪,传统的逐帧手绘需要由动画师用笔在专业的透明度高的纸和赛璐珞片上绘制,再逐张拍摄记录,然后连贯起来,拍成胶片放入电影机制作出动画。

法国人埃米尔·科尔运用摄影机上的停格技术,用负片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幻影集》。他不强调感情,而着重发掘动画的可能性。他的这种创作理念将动画带向了更加个人化与图像自由发展的方向,成为欧洲动画艺术风格的源头。此外,他也是第一个把动画和真人动作结合起来的先驱者,因而被奉国当代动画片之父。由此动画成为了影像艺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在不断前进发展。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很早,年,中国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诞生,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真人和动画同时演出的动画片,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将当时动画制作的技术发挥到了极致。

万籁鸣(中),万古蟾(右),万超尘(左)三兄弟中国动画之父

从那个时候起,中国相对于世界动画反而保持着领先的水准,可惜因为国家落后,所以并没有太引起世界的注意。年,中国制作了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篇《铁扇公主》(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就是受这部电影影响)。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因为中国拥有者一大批优秀的画师,比如中国动画之父万氏兄弟,从香港回来的漫画家特伟,还有著名现代画家、美术电影编辑导演靳夕等等,汇聚了当时国内最优秀的一批艺术家,个个都是美术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可谓人才济济,中国动画迎来了飞跃发展。

而且因为中国画风格与世界不同,反而发展出了水墨动画、剪纸动画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

比如将中国皮影戏和剪纸艺术结合的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以及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在完成制作之后立即博得一阵喝彩,获得“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作品用艺术二字形容想来也并不夸张,作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当时在国际上也可以算是拿奖拿到手软,自那之后,那个时代的中国动画就进入了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时期,比如中国艺术家还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改编,在绘画上尽可能地还原壁画上的原样,从而制作出了《九色鹿》。

凭借着一大批的优秀画师,以及中国艺术的丰富性,中国动画在这个阶段,极大地扩展了动画的可能性,发展出来了剪纸动画、水墨动画、木偶动画等多种形式,甚至还将水墨和木偶相结合,创作出来了水墨动画木偶片,在有限的技术水准下将动画的艺术水准发展到了极高的程度,从而影响了整个世界。

中国动画电影制作在这个时候处于世界领先水准,甚至在某些程度上,领先了迪斯尼。日韩动画都明显汲取了中国动画的风格,比如宫崎骏、高畑勋等。

这个时候的动画电影,画师的水准与创意是一部动画电影制作的核心。而随着计算机的发展,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性能愈发强大,计算机能够完成的工作也越来越多。

再加上虽然手绘的形式内容没有限制,随意的夸张变形以及想象都可以通过画笔来实现,使卡通角色以及动画非常具有张力,也充满想象力和趣味性。

特伟和钱家骏在研究《牧笛》的镜头画面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借用透写台、规尺等工具,预览的时候需要不停地翻动每一张图画才能看到绘制动作是否连贯,这样不能直观的看到动作的正确节奏,非常不方便。而且逐帧手绘工作量巨大,草稿之后要修线稿,线稿之后还要逐张上色,且细小的差别就会让画面产生不自然的抖动,包括形状的抖动和颜色的抖动,影响动画的流畅和自然。所以非常耗时耗力,需要繁复的人工,且很多画面没有办法呈现。宫崎骏的吉卜力至今还采用手绘方式,需要大量的画师,且制作时间非常长。

特伟在讲解骄傲的将军中的角色

年,萨瑟兰提出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简称CG,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简单地说,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电脑技术发展迅速的纽约技术学院的电脑绘图实验室导师丽蓓卡亚·伦女士将录像带上的舞蹈员影家投射在电脑显示器上,然后利用电脑绘图记录影像的动作,然后描摹轮廓。

所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迪斯尼开始尝试将计算机图形学与艺术相结合,由此年,迪斯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脑动画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这标志着动画制作技术进入了新的纪元。

后来随着数字技术在电脑动画的应用,动画电影开始慢慢产业化,在目前的电脑动画技术中,重要的是深入研究运动控制和渲染技术。早期的动画制作需要制作者将画面逐帧画出,工作量非常巨大,引入计算机动画技术后,尤其是运动控制技术,制作者首先利用计算机设计角色造型,按照剧情确定关键帧,由动画师绘制一些静态的关键画面。然后按一定的补插规则完成一序列画面,利用动画软件生成图像序列。

即使是纸张上的逐帧手绘,也有了线拍系统,可以即时录入电脑中按照正确的节奏进行预览检查。而在软件flash中,利用图层洋葱皮效果,可以直接在前面的帧上绘制下一帧,并且可以按照设定的节奏一拍一或者一拍二来预览画好的草稿,草稿的线条经过修改封闭,填充颜色,生成动画。如果不是简单的填充颜色,则可以导出线稿序列帧,单独上色。在提高画面流畅性和动画确定正确节奏方面,是一种很有利的革新,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同时也使动画更流畅。

除此之外,还使用了flash逐帧手绘、AE、maya动画以及实拍对电脑二维动画进行了革新,随着电脑动画技术的不断提高,上美采用手绘的方式因为人力成本高,制作工序繁复,而且耗时耗力,不切电脑可以完成许多手绘无法完成的想法,手绘动画开始慢慢退出舞台,而随着上美等一大批画师老朽,人才出现断层。

虽然后来上美也开始采用电脑技术制作动画,但是人才的断层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效益也成为了考虑目标中国动画开始慢慢没落。《宝莲灯》成为了落日余晖,《宝莲灯》采用电脑三维特效技术绘制动画,前后共有超过位工作人员参加制作,总共绘制逾15万幅动画画面、余幅背景,全片镜头多个,人物近50个。如此大规模的制作,也给上美造成了非常重的负担。

而随着中国动画开始没落,欧美并没有止步于动画技术的探索,年,微软推出Windows操作系统,并将工作站上的Softimage移植到PC机上,这为三维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三维动画就是利用电脑对立体图形进行处理的技术形式。

随着三维动画软件的推出,以及计算机算力的增强,动画公司开始依靠电脑成像技术,在虚拟的空间中建立模型,并进行渲染和相关的后期特殊效果制作,比如各类不同模型的UV展平技术、贴图纹理绘制、程序纹理设计、MentalRay光照与渲染高级技术;综合运用Maya、ZBrush三维雕刻、Photoshop等使得动画展现出拟真的动态效果。

年皮克斯上映的《玩具总动员》标志着动画进入三维时代。在这一阶段,皮克斯/迪斯尼是三维动画影片市场上的主要玩家。而中国在这个时候,几乎是和欧美同时研究三维动画技术。

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太空特警》是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不过因为中国计算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正片人物建模并不成熟,动作帧数极低,再加上资金成本高,这也导致了三维动画并没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渲染建模技术的不断提高,3D电影逐渐成为了现在的主流趋势,而中国动画在经历了21世纪初的10年彷徨之后,也开始重新起步发展。

年上映的三维动画电影《神笔马良》可以看成是中国对三维动画技术的初步探索。不过因为剧本的单薄最终市场反响不高。

而到了年上映的《大圣归来》,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希望,中国在动画技术上开始逐渐发力,并且趋于完善。而之后追光动画的《小门神》、再到《阿唐奇遇记》最后到《猫与桃花源》。都可以看到中国在三维动画技术上开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今年的《哪吒》则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希望,这部电影无论是在人物建模、镜头运用、特效制作以及动作设计都达到了好莱坞主流水准,并且充满了中国特色。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主创团队想把《哪吒》打造成封神宇宙。

当然了,中国的动画制作技术与欧美还是存在着差距,比如《哪吒》就因为很多特效没有办法做出了而不得不忍痛砍掉。

接下来的《姜子牙》则让我们期待中国动画能否再次延续这股锐气,带领中国动画真正走向复兴吧。

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动画技术90年发展史,其实也是中国90年发展史,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加,中国也将以自己的文化自信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