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辛研君的第25篇
Saying:
距离年结束不到15天。又要到了一年一度的互联网总结宣传了,从抖音开始的年的回忆照片模板,网易云的听歌年度总结,支付宝的年度消费账单....
互联网算法总是能抓住我们的心理矛盾点,被数据算法验证得到期待的结果。
所有慢的事物,所有需要等待的事物通通被一张大网快速拢起。捉摸不定的情绪也会被某个网络语权威概括。
这貌似一切都是为了人类往好的发展而前行。
但这一切也会让大部分人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快点画上个句号,也让我们失去了仅存的耐心!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主编帕梅拉·保罗今年出了本书叫做《被网络夺走的种事物》。
在帕梅拉眼中,种被网络消灭的东西包括:报纸、杂志、电视指南、地图、书信、拼写、唱片、说明书、百科全书、影集等具体的事物。
但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也消磨了人们很多行为。
距离产生美将成为过去式
01
要说感触最深的,还是因为有了互联网之后,我们省去了书信,有了即时通讯。淘汰了“低效”的交流方式,也放下了庄重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少有了细腻感。
情话也不会出现在明信片上,我不用在长时间保留对来信的幻想,相反的是我更期望你能不假思索快速表达出来,得以验证你对我的感觉。以至于现在的我们更像是期待可以用几张生活图片就可以成为懂自己的人。
书信的大段表达思念方式也一起被扔在了旧世界的余晖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直接从简言简句中直接提取出来。
我们会抗拒过长的段落回复,这样越发显得啰嗦矫情。段落将不会代表人们的斟酌,体现那份真诚!
面对面的交谈,很难做到专注的倾听,社交软件的丰富成为了我们更多的情感寄托。
快速表达开始,也可以快速地表达结束,可以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不会超过了解问题根源性的时间。
他拉近了距离,也消磨了尊重。可是暴力从来没有距离,尊重需要距离。
时间的杀手
02
时间是宝贵的,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金钱,这道理我们都自知。
互联网就是这样成为真理检验标准之一。他节省了我们的时间,扩张了我们的生产力,可也占据了我们的时间。
“你平均一天花多少小时在短视频上”这成为了当今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你想象不到当初是想利用我们碎片化时间完成情绪价值提升的软件,成了一代年轻人的危害。
一盘游戏需要20-30分钟,刷个短视频只用一分钟,娱乐成本大大降低,以为是件好事,可以随时随地看我们喜欢的视频。
但别忘了娱乐成本低也意味着人的自制力也会变低。
忽略了时间成本,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以为只花费一点点时间看个视频而已,然后又期待下一条视频,不知不觉的几个小时过去,大脑充斥大量的信息,以至于退出软件,信息刺激情绪不会马上消散。他会抹杀掉我们最后的精力。
我们的情绪也会被消磨殆尽,我们会越来越空虚,感觉这一天没做什么事,我们逐渐会习惯依靠别人的情绪,我们更像是一群没有根的孩子,在别人的经历和精神里吵闹。
信息快捷的同时,也换上了阅读思考障碍,自然就会少了精神的自由!
Ending:
但不得不承认一代文明会被新的文明替代,当我们闭上眼睛的片刻,再次睁开眼睛时,会发现很多东西已消失。
但是那些代表我们的精神文明留下来的美好品质,不应该被现在科技手段抹杀掉。
有时候太快拉近距离,节省时间也未必都是好事,太快的爆发增长,无疑会让人们容易忽略本质,壁垒变得薄弱,基础变得松散。就没办法承载高阶的文明,也无法抵抗时间的洪流。
我们这一代人将会留下什么可以传承下去?
原文:阿辛
编辑:阿辛
素材:阿辛
辛研君是一个关于年轻人文化生活、故事经历、讲述情感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