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诉说无尽的故事

认识摄影家姚耀光先生之前,对于这门艺术的了解是空白的,只是简单停留在拍照,记录“到此一游”的功能。而对于人手一部高像素摄影智能手机的今天,虽然极大地颠覆了三、四十年前照相机还十分稀有的年代的功能,诉求和承载,基于视觉艺术本身,时代也赋予了更多表现方式及影像后的精神世界。

姚先生从高中时代就开始摆弄相机了,到今天已经40多年了,而近10年则不仅边旅行边拍照,还应邀参加全球多个摄影比赛,各国摄影展,专业摄影教学,出影集,当评委,忙得不亦乐乎,同时他也收获了无数世界级奖项和荣誉,记得的有Sony国际摄影大赛一等奖,他亲赴伦敦领奖;朝日新闻摄影赛荣誉奖,美国Norga新闻摄影金牌奖等等不一而足。

去年年底姚先生来上海给我带来了一本他的摄影集《小当家的灵光》,虽然早在出版之前我已经看到不少此专辑的照片,那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的,亲手拿到这本设计装帧精美的集子,张张读来,一如第一次见到那么震撼。

小当家是一群约10–18岁的童工,在孟加拉国吉大港一家铝制品厂工作,小小年纪已经是熟练工了,他们掌握了简单的车床,刨床操作,最感触深的是一双双大眼睛(透出的灵光)。姚先生说他们很多时候的交流就是静静的对视,儿童青少年的眼睛是明亮无暇的,但没有正常的学习,而本该稚嫩的双手和尚未发育的小身板已经承受了正常劳动力的挑战了。时间久了,才有了完全没有设防的笑容,孩童的纯真全在眼神里。姚先生拍这些童工,一共去了吉大港三次,前后约两年的时间,他说一开始他们是面无表情的,各自忙手中的活,都不抬头望一眼摄影师,但凭着丰富的摄影经验和摄影技能,姚先生还是捕捉到了无数的精彩瞬间,孩子们因家境贫困无法读书,可是工作辛苦至少三餐无忧,好过露宿街头三餐不饱的流浪少年。

摄影集分《生活》,《童趣》,《守望》三部分,其中有喜悦的笑容,但也有不易察觉的无奈和忧伤,有受伤的小手的特写,有瘦弱的手臂挑起成堆的铝锅,锅盖及其他铝制品的强烈对比,有坦荡无邪的笑,腼腆的笑,害羞的笑,同伴间调皮的嬉闹,也有呆滞的,僵硬的表情,但是透过镜头的第三只眼,我们还是看到孩童淳朴的眼神。这些场景,人物是我国同龄少年甚至我辈都无法想象的。姚先生的摄影风格一直是写实主义,真实地呈现人物的一举一动,他说拍摄时是用RAW的格式彩色的,做影集的时候转为黑白的,虽是单一的色调,可是通过光,影,明,暗的表现层次,反而给观者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所以在新加坡和孟加拉国的摄影展中也保留了黑白照,从记者的采访中姚先生得知他的作品很受欢迎,就是因为真实直接的拍摄没有任何后期的数码加工才打动人心,他本人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