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本信息
作者:萝蕊葛利布(LoriGottlieb)
译者:朱怡康
ISBN:0
出版日期:-04-27
二、书本介绍
本书建议搭配以下书籍服用,效果更佳
——《也许你该找人聊聊:一个谘商心理师与她的心理师,以及我们的生活》——
美国当代精神医学大师、美国史丹佛大学精神医学荣休教授欧文亚隆:
「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没见过《也许你该找人聊聊》这样的书
——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坦诚、深刻而引人入胜。」
*****
本书为《纽约时报》畅销书《也许你该找人聊聊》的实战版本,
以专业而实用的结构,陪伴你发现「自己」最真实的人生故事。
《也许你该找人聊聊》上市首周,强势窜上亚马逊网络书店总榜TOP、立刻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广获全球读者肯定,并于年终获选亚马逊书店年度书籍TOP10,长踞心理励志类前茅,现正改编为电视影集。萝蕊葛利布在谘商室里的动人故事,让许多人看见真正的自己。成千上万人在一页一页画线的同时,也不约而同想问萝蕊:可不可以请你重新统整这本书里讲过的道理,写一本和原作一样有启发性的自助书?
萝蕊决定回应大家的需求。
「伟大的故事都需要大胆修订。你的人生也是如此。」
透过这本独一无二的《也许你该找人聊聊2》,萝蕊会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全面修订自己的人生故事,帮助读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力量。为了让这本书容易应用,萝蕊同时结合了深具启发的观念、刺激思考的练习、深刻动人的提问,以及原作中广受喜爱的真实案例。它能引导你重新检验自己的叙事,找出叙事中阻挠你成长的面向,使你成为自身人生故事的编辑,在改变故事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人生。
《聊聊2》融合经验、思考与实用技巧,提供你发展出诉说自身故事的全新方法,让你看见那些故事该留、哪些故事该修,进而写下你自己的巨作——人生。在这趟抛下对自己的既有认识的过程里,你会感到惊讶,你会得到启发,最重要的是,你会解开对自己的束缚。(更详尽的内容介绍,请参见网页中目录的各章引文。)
▎本书选句(最前面数字为所属章节):
(1)我们太习于掩盖当下的事,而暂停有助于打破这种惯性,让我们看见不同的角度。
(2)疼惜自己不代表忽视责任。忽视自己不但无法让你从经验中学到更多,反而只会让你更苦。
(2)疼惜自己才能更全面地看见自己,看见自己是复杂的人,会学习、调整和成长,不是只有善的一面或恶的一面,也并非总是这样或就是那样。
(2)我们对自己所说的话,绝大多数都不会对我们关爱的人说出口。我们在心理治疗中学习留意脑海里的声音,好让自己学会以更好的方式与自己沟通。
(3)防卫机制会以超乎我们预期的方式,形塑我们的故事,它们会把问题复杂化,让我们难以分辨和连结故事里的情绪。
(3)不论(生命中的)主题与模式对你有没有帮助,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它们一定在为某个目的服务。……虽然我们可以放任不管,舒舒服服地重复同一种模式十年、甚至二十年,但它终究会有不再奏效的时候。
(4)人天生倾向把新的信息当成支持既定信念的证据,这种本能像打嗝一样难以控制。在心理学里,这叫「确认偏误」。
(4)不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吐露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都需要勇气。……面对脆弱在任何关系里都既是挑战,也是赠礼。
(4)在学习聆听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成为对自己更好、更温和的聆听者。请记得尝尝问你自己:我是怎么聆听自己的?
(5)触碰和深究终极挂虑可以引人走向重大转折点,让他们从疏离冷漠到建立联结,从怀疑自己到相信自己的可能性。
(5)我们对过去的看法固然会妨碍改变,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同样会阻挠改变。我们以为未来是以后的事,殊不知我们每天都在心里创造自己的未来。
(6)人之所以常在准备好改变的时候裹足不前,是因为真正的改变基本上是暴露弱点的行为。
(7)做下去才会懂,有时候你必须放胆一试,在明了一件事的意义之前先去经验它。
▎以下是各界对于原典《也许你该找人聊聊:一个谘商心理师与她的心理师,以及我们的生活》的好评——
「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没见过《也许你该找人聊聊》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坦诚、深刻而引人入胜。我本来想先读个一两章,没想到一字不漏一口气读完。」——欧文亚隆(IrvinYalom)医师,史丹佛大学精神医学荣休教授
「只要你对心理治疗过程有一丁点兴趣,或是你正困在生而为人必然遇上的难题里,你一定要读这本书。这本书温暖、聪慧、有趣又充满智慧,萝蕊葛利布是绝佳良伴。」——苏珊坎恩(SusanCain),着有《纽约时报》畅销书《安静,就是力量》
「《也许你该找人聊聊》机锋处处、温柔风趣,又充满启发。萝蕊葛利布勇敢地带领读者走进探索自我的旅程,从治疗师和病人的双重视角看待治疗过程。我很为她的突破高兴,就像是我自己达到这些突破一样!关于晤谈治疗改变生命的可能性,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本书。」——艾美狄金森(AmyDickinson),「请问艾美」专栏作家,着有《纽约时报》畅销书《陌生人常对我说心事》
「有些人是伟大的写手,有些人是伟大的心理治疗师。令人惊叹的是,萝蕊葛利布两者皆是。《也许你该找人聊聊》写出人之为人的奥妙:没有人能不受煎熬,但我们也都能成长,都能不做情绪的奴隶,都能成为自己。我很少读到这么有挑战性的书,但它非常有趣,让我不禁边看边笑,完全沉浸在里头。它让我用全新的眼光看自己。」——凯蒂库瑞克(KatieCouric),美国知名主播
「萝蕊葛利布的新书能让以下几类人获益良多:心理治疗师,接受心理治疗的人,有人际关系的人,还有有情绪的人——换句话说,每一个人。萝蕊的故事很有趣,很能给人启发,而且超级坦白。这比你花五十分钟有益多了。」——贾各布斯(A.J.Jacobs),着有《纽约时报》畅销书《我的圣经狂想曲》
「原来心理医师跟我们一样!——至少《也许你该找人聊聊》是这么说的。心理治疗师萝蕊葛利布的这本书真诚、温暖、有趣,让人不知不觉沉浸其中(而里头没有扑克脸的治疗师)。她不只坦率写出病人的挣扎,也写出自己的挣扎。描写心理治疗师的书虽然不少,但这是我读过最能产生共鸣的一本。」——苏珊娜卡哈兰(SusannahCahalan),着有《纽约时报》畅销书《我发疯的那段日子》
「在三千万个参加疗程的美国人的人生里,心理治疗师扮演的角色既特殊又可贵,但你是否想过:当他们自己需要跟人谈谈时,他们该去找谁?资深心理治疗师兼《纽约时报》畅销作家萝蕊葛利布坦诚分享经验,透过这些令人动容的纪录,她告诉我们为什么心理治疗师也需要心理治疗,也让我们知道:助人者亦需人助这件事,正说明我们的问题和焦虑是普世共通的。」——ThriveGlobal,「年等不及要读的10本书」
「这是本勇敢、精彩又转化人心的书。萝蕊葛利布带我们进入治疗师和病人最私密的关系中,让我们对自己、他人和人性产生全新的认识。她愿意揭露自己和病人的盲点,让我们看到不是只有自己得面对煎熬,而且我们或许该多谈谈这些挣扎!《也许你该找人聊聊》幽默风趣,充满希望和智慧,同时又引人入胜。」——雅莉安娜赫芬顿(AriannaHuffington),《赫芬顿邮报》创办人,ThriveGlobal创办人及执行长
「葛利布是极具魅力的说书人,她懂得加入笑料,也善于探究问题、展现智慧,而且不吝于道出自己的软弱。从面纸盒到地毯上的乐高玩具,她对细节安排周到,更尊重我们有颗不羁而敏感的心,敬重它庞大的奥祕。」——莱丝莉贾米森(LeslieJamison),着有《复原:成瘾及其后》
「这些放下掩饰、克服恶习、恢复力量的故事写得鲜活、风趣又生动,我真的一头栽进去了!人与人的联结里有挣扎也有奇迹,萝蕊葛利布掌握到里头很深刻的东西。」——莎拉海波拉(SarahHepola),着有《纽约时报》畅销书《关机:回想我藉酒遗忘的事》
「萝蕊葛利布以智慧和人性邀请我们进入她的谘商室——还有她的治疗师的谘商室。读者将在那里得知治疗师守口如瓶的祕密:当我们见证别人改变,我们自己也会经历改变;当我们见到别人在生命中找到意义,我们也会在自己的生命里发现更多意义。」——丽莎达摩尔(LisaDamour),着有《纽约时报》畅销书《少女心事译码》
「真诚……自然……坦率得让人欲罢不能。作者同时身为心理治疗的医生和病人,实务经验极具吸引力。」——《纽约时报书评》
三、作者介绍
作者/萝蕊葛利布(LoriGottlieb)
萝蕊葛利布是心理师,近作《也许你该找人聊聊》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销售超过一百万册,目前正改编为电视影集。执业之余,她为《大西洋杂志》问答专栏「亲爱的心理师」(DearTherapist)撰稿,也在凯蒂库瑞克(KatieCouric)制作的同名播客节目中担任共同主持人。她定期为《纽约时报》和许多报刊撰文,最近在TED上的演讲亦广受欢迎,是年度十大高人气影片。
葛利布亦是非营利组织「为心带来改变」(BringChangetoMind)的顾问,也经常受媒体邀请担任特别来宾,曾出席〈今日秀〉、〈早安美国〉、〈CBS今晨〉、CNN和NPR「新鲜空气」等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