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十分丨与时光相约走进长影旧址博物馆

10:00对于很多参加长春电影节的朋友来说,长春电影制片厂是必须要打卡的一站。这里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曾拍摄过《上甘岭》《英雄儿女》《甲午风云》《冰山上的来客》等近千部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如今,长影旧址改为长影旧址博物馆,成为了展现新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今天的节目一起跟随总台央视记者顾国宁走进长影旧址,感受电影人的匠心和初心。总台央视记者顾国宁:一座城市和电影之间的关系究竟能有多密切呢,我所在的吉林省长春市就为刚才说到的这个事作出了最好的注解,因为在长春这座城市当中有太多太多跟电影有关的回忆。在长春出差的这几天,经常有当地的老百姓跟我说,说你看那,原来是这个电影《滚滚红尘》的拍摄地,你再看那边的公园,那个公园原来也是电影拍摄地,只不过当年没有现在漂亮。那么这么多的被长春当地老百姓所津津乐道的这些电影往事,其实都诞生在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建筑里,那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上,长影厂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了,因为有太多的经典诞生于这里,那么今天在这我们就将开始一场和新中国电影史的对话,开启一场和时光的对话。长影旧址博物馆讲解员王梓嘉:我们看到这就是《战洪图》当中用过的铜锣,这是《自有后来人》当中用过的马灯,这是瓷瓶还有这个座钟,是电影《白毛女》中黄世仁家里的摆件。这还有那个《铁道卫士》当中出现的一个小屏风,单卡录音机,是国产的,还有这个是海鸥牌的照相机。长影集团原字幕组组长康建梅:过去咱们字幕是用玻璃板写,写的这种用广告颜色。写上之后涂上,涂上之后,让它字(成为)白颜色。像《飞来的仙鹤》(的字幕)那字是逐字飞进来的,我们就是在这个画面上底下铺的黑大帘。手动的,就特别麻烦,特技。就像变戏法一样。把所有的字都切割,切割以后一个字一个字飞过来。像《飞来的仙鹤》就飞过来,一格一格拍。挺麻烦。技术的进步、时代的进步,其实淘汰了很多东西,但是这种匠人的精神,还是留下来了。截至目前,长春电影制片厂先后译制过50个国家共计部影片。长影配音演员译制导演郭金非:以前我们知道配一个译制片,好像要好长时间,这个周期特别长,大概要半年,但是现在因为它同周期的,有的时候我们和这个全世界这些大片都是同步上映的,它是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说你头一天都不允许你暴露(曝光)的,所以说它只能是前两天就给你,然后你就配完了做(合成),做完了就播,太快了。我记得我在当学员的时候,当时我们还是录胶片,大循环,那个可能年轻人不知道了,这个年岁大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我把底片磨漏过。长影集团原洗印厂配光师罗勇:这个是洗片机的收片部分,洗片机分四个部分,那面是供片部分,扣的防光盖那部分叫湿加工部分,这个部分干燥部分。它洗出来的片子是湿的,湿的时候进这里的时候通过红外线加热,变成干的。总台央视记者顾国宁:从年东北电影公司在长春成立,到年正式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再到后来的长影集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当中乘风破浪。其实在中国电影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长影厂一直在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我想这和几代中国电影人的共同努力和付出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来到了长影博物馆,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洗印车间,我们看到了老式的胶片机,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经典电影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作为新中国的电影的摇篮,在过去,在中国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长影厂给我们留下了不同时期的关于电影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在未来,我们更加坚信,这个新中国的电影摇篮,一定会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之中,书写下一段属于自己的光影传奇。(总台央视记者梁译元殷渤栩丁宁王蜂陈宇韩东豫)(编辑李茗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