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老照片里的那些事ID:lzpgs」
故事不长
我讲给你听
还记得老家的压水井吗?压出来的水凉爽可口,是我们夏日解暑最好的饮料。
上海手表。那时候有一块上海手表是非常牛气的事情,就相当于现在你挎了一个LV包。
洗脸架,上面搭毛巾,下面可以放好几个盆子。
搓衣板。那是没有洗衣机,妈妈就是用它为我们搓洗衣服,非常的辛苦。
妈妈的泡菜坛子。妈妈做的泡菜永远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
军用水壶,背上它相当有范。
小时候没有自来水,喝的水都是从井里打回来的,然后倒在水缸里。
放学回到家口渴,拿起瓢舀起来就喝,那种凉飕飕的感觉到现在仍然记得。
挂钟。90年代农村人家盖新房,亲戚朋友就会送挂钟以示庆贺。现在都有手机看时间,家里用挂钟已经很少了。
石碾。主要用来碾谷物,现在只能在影视剧里看得见。
做针线活用的顶针。
高粱秸秆做的锅盖。
木匠用的折尺。现在没人用了,现在木匠都用卷尺了。
老式灶台。这种灶台大部分是烧柴的,左边风箱用来催火。
相框。现在很多老人还保留着这样的相框,厚重的玻璃,沉甸甸的相片是时光的积淀,黑白的、彩色的照片是几代人的回忆。
煤油灯
鞋样子,也就是鞋帮的模子。
小时候妈妈就是用它做模子裁剪鞋帮给我们做鞋子。
簸箕,这个比较常见,用来扬米筛糠。
旱烟袋。爷爷的最爱,现在没人用这个了,在影视剧里还能看得到。
收音机。到八十年代中期黑白电视才逐渐普及,在此之前晚上一家人晚饭后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听广播。
石磨,在农村主要用来过年时磨豆腐。
蛤蜊油。冬天用来护手,相当于现在的护手霜。
以前人穷,锅用坏了就要补,也就有了修锅底这门手艺。现在难觅补锅师傅的踪迹,因为锅坏了直接买新的没人会去补。
草鞋。过去在农村,买不起凉鞋,都是自己编织草鞋自己穿。
手工布鞋。现在也有布鞋,特别是老北京布鞋很有名,只是那不是手工做的。
这里的香烟你见过几盒?见过一种就说明你老了。
热水瓶。右边这种铁皮水壶再也见不到了哦!
小的时候几乎家家柜子上都有一个这样的镜子。在当时镜子不光可以悦容,还是一种装饰品。它是正反二面,正面是镜子反面是漂亮的图画。
搪瓷痰盂。
木匠用的刨子,用来光滑木头表面,现在一般都用电动的了。
搪瓷缸,已经被现在各种保温杯代替了。
八九十年代,这种箱子一般是给姑娘陪嫁的嫁妆。
这是以前生意人的必备之物,现在被计算器取代了。
友谊牌雪花膏,还有一种牌子就是百雀羚,我们小时候都用过。
以前家里都会用这种廉价的电闸门,很危险,现在家里用的都是保险盒断电器。
辘轳和井。现在农村都用上了自来水,辘轳和井也就没人用了。
八仙桌,平常一家人吃饭或招待客人的桌子,现在用圆桌比较多了。
弹棉花,以前做被褥都是找弹棉花师傅这样一弦一弦弹出来的,现在都是机械化了。
毛主席珍稀书籍推荐
《毛泽东文集》全8册
未收录进毛选的文章都在这套书里
内容简介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一生中写下大量文稿,作过许多讲话和谈话。这是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
已经编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的主要著作。此外,他还有大量的文稿和讲话谈话记录稿,包括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其中有相当部分内容重要或比较重要,对于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是很有价值的。
经中共中央批准,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以外的重要文稿,已经发表的和没有发表的,比较系统地选编成《毛泽东文集》出版。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ISBN:9版次:1商品编码:品牌:人民出版社包装:平装开本:32开出版时间:-12-01
点击下方图片获取《毛泽东文集》全8册精装版
以普通人的视角
展现40年生活巨变和城乡变迁
在照片中
寻找岁月的痕迹和父辈的记忆
导语
内容提要
40年很长,足以让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长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栋梁;40年也很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仅仅是白驹过隙的瞬间。正因为如此,当回首改革开放所走过的40年时,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和事已恍如隔世,但转念一想,又发现这一切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时间的力量(改革开放40年影像记)》精心选取了近幅中外摄影师的作品,多维度、客观地展现了年至年,中国人在衣食住行、消费理财、社交互联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也许我们没法找回失去的时间,但可以打开影集,通过照片回想这一路走来的快乐和艰辛。
节选内容影像
———
农民的大房子
城市的小房子
早期公共汽车与现代纯电动公共汽车
早期手表维修摊
会议间隙用智能手机打发时间
大哥大专营店门口和火车上打电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