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延安公司投资出品的大
型红色主题演出《延安延安》演出现场。(资料图片)
上图演员身着唐风服饰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表演。刘潇摄(新华社发)
右图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唐食坊店员正在制作小吃杏酪酥。(资料图片)
“红色文化、现代表达。”今年“七一”前夕,由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延安公司投资出品的大型红色主题演出《延安延安》在陕西延安为数以万计的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延安延安》演绎了红军长征、大生产运动、东渡黄河等历史事件。该剧改变了传统红色剧目的歌舞表演形式,将延安精神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和巨大力量创新性地用现代表达方式加以展示,让红色题材舞台剧在表现形式上不再单调。
这是陕西省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年,陕西省建设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多个,总投资超过亿元,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7.0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0%和20.30%。
丰富文旅产业载体
陕西是文化和旅游大省,为了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加大文旅产业投入,加快培育优势文旅企业,广泛开展文旅交流推介活动,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速发展。
来到位于秦岭南麓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潭溪瀑布送来阵阵清凉,山涧中鸟鸣阵阵,触目所及皆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炎炎夏日,绿水青山的好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从喧闹的都市来到这里。
“走一走,看一看,我家的豆腐现磨现做,味道好极了……”在紧邻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柞水县终南山寨文旅小镇上,“老豆腐坊”店主杨传红卖力地吆喝着。漫步在终南山寨的街道上,砖瓦搭建的古民居鳞次栉比,沿街的小店售卖着各种手工艺品。
将老旧农房打造成创意田园民宿,终南山寨景区是柞水县统筹全县资源,做大做强全域旅游的一次尝试,这座旅游小镇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据陕西省文化旅游部门负责人介绍,陕西全省有潜力的旅游资源1万余处,加大投入力度,让文旅产业获得源头活水是当务之急。年至年,陕西省开工建设文化旅游项目余个,完成投资亿元,共有30个项目列入国家金融机构重点支持项目,6个项目入选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全省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旅游特色名镇20个。
总投资达到50亿元的大唐不夜城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景区包括大雁塔北广场、玄奘广场、贞观广场、创领新时代广场四部分,以西安音乐厅、西安大剧院、曲江电影城、曲江美术馆四大文化场馆作为主体建筑,串联起周边的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旅游景区,涵盖了购物、餐饮、展览等多种业态。年共接待游客约1亿人次,成为全国知名度最高的网红景点之一。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一名古罗马少女因倾慕大唐盛世、长安风华,执意跟随商队踏上丝绸之路,朝着梦中的长安行进……”8月20日,西安演艺集团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的杂技剧《星光灿烂之如梦长安》在陕西大剧院首演。该剧以“丝路”为媒,再现古丝绸之路沿线风土人情与历史风貌,为观众开启了一场跟随古罗马商队前往长安城的“穿越”之旅。
《星光灿烂之如梦长安》是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年度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文旅企业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陕西省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力求通过壮大企业规模,带动产业发展,使之在全省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强化文化主体,陕西省实施了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其主要目标是:年至年,在全省创建10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0家领军型文化企业,扶持家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含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家骨干文化企业,培育0家高成长性文化企业。
西安市规定,对首次评为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单位给予万元奖励;实缴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文化旅游企业总部,分别给予万元至万元的奖励;对小微文化企业,连续3年按其对地方财政贡献的50%给予奖励等。真金白银的政策让陕西文旅企业实现了高速发展。近一年来,全省新增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主体3.4万户,总数达9.4万户。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家,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年,陕西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完成营业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仅陕西文投集团、西影集团、陕西广电集团、陕西新闻出版传媒集团、陕西演艺集团5家省属文化企业资产总额就达.1亿元,共实现营业收入95.62亿元。
强化对外推介交流
鼠年春节期间,远在欧洲葡萄牙拉戈阿市的“葡萄牙欢乐春节”庆祝活动的开篇之作就是陕西文艺团体带来的“国风秦韵”演出。《盛世迎宾》《秦王点兵》《陕北民歌》《霓裳羽衣舞》等精彩纷呈的演出引发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东西我们不了解,这个节目一下就勾起了我们想到陕西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兴趣。”看完演出的葡萄牙观众这样说。
陕西省精心打造“国风秦韵”品牌,组织演出团队赴日本、德国、捷克、丹麦、白俄罗斯等数十个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所到之处广受好评。一系列具有陕西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讲述了陕西故事,展示了陕西特色,使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舞台上不断提升。
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对外推介交流不可或缺。陕西省举办了一系列“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推介和交流活动。
一年一度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和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已成为陕西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对外交流的重要品牌。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吸引了来自44个国家(地区)、31个国内省区市的展商,举办文化旅游推介、展演活动近场;签约陕西省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45个,涉及金额.5亿元。
此外,陕西文旅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先后赴日本、南非等10多个国家开展宣传推广,参加了15个境内外大型国际旅游展以及北京、青海等国内旅游交易会,推动“丝绸之路起点、兵马俑的故乡”等文旅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由华夏文旅集团打造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实景演艺《驼铃传奇》声名鹊起。《驼铃传奇》以“一带一路”为主线,深入挖掘大唐传统文化,追寻驼队在丝绸之路上的踪迹,最终凭借精湛的技术、精彩的表演、炫酷的舞台变化、震撼视听的音乐及光影赢得观众好评。
陕西文旅产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十三五”期间,全面超额完成了五年发展规划,旅游对地区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率达到.53亿元,旅游业直接带动全社会就业人数达到.95万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雷婷)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