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2.0”是瑞象馆全新推出的视频画册栏目。每期由瑞象馆同仁或瑞象视点作者、译者推荐一本画册,瑞象馆邀请一位声音艺术家选择合适的作品片段作为配乐。本期画册推荐语来自徐杰《浦东人家作为一种摄影的方法》一文,经作者授权刊登,音乐由陈曦提供。建议开启音量或戴上耳机后播放。
《浦东人家》作为一种摄影的方法
文/徐杰
图/吴建平《浦东人家》画册
看到吴建平先生的《浦东人家》,不禁想起了《艰难岁月:爱德华·斯泰肯眼中的美国农业安全局影像》中的影像。作为一个出生、生活在上海人,仔细看《浦东人家》里的一幅幅作品,类似的场景与故人的脸孔从自己的记忆中被唤起、许多往事逐渐清晰。这是照片中的美学,是沉淀的历史信息,还是整本画册透露出的某一种诗意打动了我?-十年间,浦东开发,旧貌换新颜,几番番春夏与秋冬;张家婆婆、李家爷叔现在去了哪里?他们可能去了三林、北蔡、周浦;现在依旧还是浦东人家、上海生活。这真是上海人的“艰难岁月”。建平先生的影集如何完成一份复杂与厚重?巡径而去,似乎是一种“古典”的摄影方法。
客观的说,一百年前的任何一张影像都将被奉若圭臬;胶卷未能普及化的时候,所有对于平民的拍摄,都会被啧啧称赞。而在影像大量普及、摄影技术不断简易化、摄影人数大量增加的时候,许多摄影师都对自己工作的价值感到了怀疑。本是独门绝技的技术,一夜间人人可得;高昂的专业器材也不再是什么门槛,经典完美的图式其实也不难学习,自我的价值何在呢?譬如,以前专业协会的大画幅风景作品现在在“朋友圈国庆摄影展”中唾手可得。进步如何获得呢?不禁要惶恐起来,不诚实者则要故弄玄虚,悲观者要说“摄影师已经没有意义了”。其实只能说技术的进步将一部分摄影师的工作分配给了大众,这部分摄影师失去了专业性。
而“传统、似乎老套”的纪实摄影还是给出了可循的方法、专业的门槛。
作为历史的记录。建平先生在东方明珠塔上看到浦东成片的棚户区,心中大喜,找到了一个好的题材。为什么这个题材好?建平先生感到了某一种的“历史感”。纪实摄影师选择题材之时,就是在做某一种“历史学”的判断,要将自己所见留给后人。雍和先生曾经提了一样的一个问题:一天中,你得到了两个可以拍摄的信息,这时你就要判断,拍哪一个可能更为重要!但拍照又不是对过去文献资料的总结,要求摄影师就在现场。这是似乎要一种直觉,或者某种对历史发生的先知先觉。要补充一点的是,这并不是将纪实摄影狭隘的套用“新闻摄影”的规则;当然,今日之新闻是明日之历史。但历史学也已经从“帝王家谱、断烂朝报”后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无名者才是历史的主体,虽然这个主体一如既往的沉默。面对今日陆家嘴矗立的摩天大厦,“国际金融中心”,建平先生是一去再去,一访再访;镜头前人物的喜怒哀乐是卑微而真切的,照片为历史留了一份档案,一份一手材料。
“你拍得不够好,是你靠得不够近。”卡帕的这句名言似乎已经被人反复引用。简单翻阅摄影史会发现:靠近的、正面的肖像作品的比重之高。原因很简单,这可以让观者产生更清晰与强烈的感受。但如何才能如此靠近拍摄对象拍摄呢?毕竟不是拍秀场里的模特,她们职业性的面对镜头;不是自己的家人朋友,那是私摄影的工作方向。此外如今有一种“景观摄影”:拍摄者站得远远的,大景小人,荒诞的场景,现代性的美学。于是学习的人风起云涌,一、因为现代化带来的荒诞感比较普遍,二、站在远处冷冷观看比较容易与安全。这似乎更吻合现代人的某种心理,既要关怀社会又有“隔岸观火”的心理与洁癖。当然,这种摄影风尚很后现代。那一种要和人沟通,获得某种程度的信任,然后再进行拍摄的方式,似乎太老土了。要知道在路上和陌生人说一句话要有多大的勇气!还有肖像权的问题。是什么让人与人产生了这样的隔阂?看建平先生的的《浦东人家》,还有许多场景是登堂入室,是什么让人愿意打开自己的房门给一个摄影师拍照?自古以来无非是真诚的沟通,告诉他你的来意,等待他做出决定。似乎愿意做类似尝试的摄影师也越来越少。这种困难一直存在,也成为某种摄影“专业性”的门槛,很多人决定绕道而行;但这个“专业性”一直在那里,等待有人去尝试与掌握,获得“靠得够近”而动人的照片,因为摄影师代替所有观者敲开了被摄者的心扉。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美学好像已经成了过去的词汇。但我们要怎么理解这个词。《人民画报》的摄影风格是一种摄影美学,尤金.史密斯的摄影风格是另一种摄影美学。光影、构图、“决定性的一瞬间”,其实就是构成了一张照片的美学,这依旧还是一种技术,当然这种技术的重要与否是根据照片的传播方向而定的。建平先生画册后部展示的底片接触印像,一个场景几乎拍掉一卷胶卷,那肯定是在考究美学。美学如何应用?譬如,当面对一种自然灾难或者人间横祸,记者的第一要义可能就是拍下来,让画面准确的表述出他的所见与所感,可能来不及做考究,然后最好能发到媒体的头版;而“艺术家们”可能在拍一些完美的废墟或者痕迹,让画面抽象而含蓄的陈列在美术馆里;“传统的摄影师”又有所不同,他们是希望走近人们,多去几次,交个朋友,看清他们表情;等待着某一个“决定性的一瞬间”,如果有一束美妙的光线,心中肯定一喜,可能画册是好的传播去处。
建平先生的摄影是走的老路,遵循着“纪实摄影”或者“人文摄影”的方法。在今天一本厚厚的《浦东人家》却着实地为这个老方法再次正名。寻求新路是推动摄影,但不一定成功;继承传统也是推动摄影,不一定不行。寻求新路可能一夜暴得大名,但成功概率很低;继承传统可能一生默默耕耘,但付出总会有一些回报,而且可能来得比较迟。既然多元化了,后现代了,读图时代了,景观摄影看多了,就想看看私摄影,私摄影多了,就像看看观念摄影。方法越来越先进,改造相机,材质越来越多元,铂金蓝晒。对方法的批评似乎成了学术研讨的重点,但问题似乎还要看:对方法怎么用!摄影这是一个记录创作影像的媒介,新闻、视觉艺术、图书、学术都将成为其传播的方式;有的大众,有的小众,但问题似乎还要看:希望对受众表达什么,表达得如何。
看了几遍《浦东人家》,掩卷之时,其实我想的专业摄影问题并不多;而是回想了很多往事与上海的变迁,我想,这正是《浦东人家》的成功之处吧!
*更多影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