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字字感人他坚持10年为亡父写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晓雯黄滢滢

  “叹时迁,思恒坚,家人康泰,勿挂念,敬扣金安。”“爸,您和我们上央视新闻了呢!”“爸,儿子做梦梦到您了,梦里您的表情还是那样严肃,做事一丝不苟,梦里有河、有船、有山、有家人”……时光里的鸿雁传书,光阴里的思念情长,百余封没有地址的书信,打破时空的桎梏,满含着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敬爱和思念之情。十年一瞬如沧海,岁月的风声,吹不散他对父亲无言的怀念……

  山东青岛的李晓丹,坚持10年给去世父亲写信,或是最近的工作,或是生活的日常,或是女儿的成长,一字一句之间诉说着深深的思念。去年12月份,半岛独家专访了李晓丹的感人故事。近日,央视新闻《2小时·遇见你》栏目,播出了李晓丹“写信寄思念”的故事,多家央媒   今年33岁的李晓丹,是一名机械工程师,老家在山东泰安,现在定居于青岛城阳区。年年底,李晓丹的父亲因车祸不幸离世。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那些未对父亲说出口的话,成了李晓丹最大的遗憾。从年的父亲节开始,李晓丹开始在社交平台给父亲写信。工作中的苦与乐,生活中的甜与酸,人生路上的迷茫与追寻,都是李晓丹写给去世父亲信件的内容。字里行间,尽显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打动了一众人。

  “生活从来不会亏待积极乐观的人,加油。”“祝平安健康喜乐。”“博主,您的思念,我从年到如今也是深刻体会到了,其苦不堪说,其痛难言听。博主一定要好好生活哦,祝愿您一家幸福美满。”很多网友纷纷在李晓丹的社交账号下留言,有的分享自己的经历,有的表达美好的祝福。“爸爸是儿子的精神支柱,爸爸走了心就缺少了归宿。”“谢谢,祝愿我们都越来越好,努力变得更好。”李晓丹也会与网友互动,彼此加油鼓励。

  “我是父亲最挂念的小儿子,一开始就是想爸爸,没有地方去吐露心声。”去年12月份,半岛记者专访李晓丹,独家报道了他的感人故事。近日,央视新闻《2小时·遇见你》栏目,讲述了李晓丹对已故父亲深深的思念,多家央媒转载报道,他的故事再次打动了一众网友。

李晓丹陪女儿看书。

与网友相互传递力量,希望大家理解和陪伴父母

  茶几摆放着几份切好的水果,沙发上的巨型史迪仔玩偶治愈又可爱,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一尘不染的地板上。李晓丹的母亲和妻子,正陪着女儿做游戏。3月26日,记者来到李晓丹的家中,一进门,就是这幅温馨的场景。“快请坐,糖豆,叫阿姨。”李晓丹妻子宁欣欣热情地向记者打招呼,带女儿去了卧室。“快吃点水果吧,放跟前儿,我去烧点热水。”李晓丹母亲向记者亲切地说道。

  “其实一开始写信的时候,我也没想到能坚持这么久。父亲走得突然,我性格内向,和他沟通得也少,慢慢感觉有很多话想聊,可父亲却已经不在了。”再次和记者谈到写信初衷,李晓丹表示,除了想寄托自己对父亲的思念,也遗憾自己的人生重大时刻父亲没有在场,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和父亲分享。“那个时候心里一些事,不太想和身边的人直接说出来,就通过信的形式,和父亲说那些话,聊聊家常。父亲走得早,我后来工作成家生子,他都没有见证。想以我来叙述的方式,让爸爸能够知道得多一点。”李晓丹说道,自己小的时候学会了什么东西,父亲都会很开心,也想把孩子学会了什么告诉他。

  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的暖心评论,同样让李晓丹觉得温暖有力量,李晓丹也想通过自己的经历,让大家珍惜当下的每一份时光,理解父母,回报父母。“现在我写的那些信,被半岛等媒体报道,有很多人说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怎么说呢,我就是想去传达‘子欲养而亲不待’,想让大家珍惜当下。”李晓丹说道,微博上一位网友的留言让他印象很深。“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个小姑娘,父亲在她11岁的时候去世了,弟弟两岁,她妈妈把她姐弟两个养大。现在她应该二十岁多了吧,已经十几年了,参加工作了。像那个女孩,还有我,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当自己有能力去回报父亲的时候,却已经没有机会了。”说到这里,李晓丹有些哽咽,眼眶里闪烁着泪花。“我们都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叛逆心理嘛,那个时候就感觉爸妈说什么都不听,我自己有想法,坚持我自己是对的。也是希望大家看到之后,能有一些感触。”

李晓丹陪女儿玩游戏。

不想缺席女儿的成长,有孩子之后更理解父亲

  两年前,李晓丹晋升“奶爸”身份,有了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我觉得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爱就是母爱和父爱,对于我的女儿糖豆,可能我给她的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我能给到的最好的。”由于工作原因,李晓丹需要经常出差。“感觉对女儿也缺少了一些陪伴,现在看看能不能调一下岗位。之前咱们聊的时候,我也是大部分时间出差,可能都不在青岛。”李晓丹表示,自己不想缺席女儿的成长,想给她更多的陪伴。“最长的时候一个月看不到孩子,老是出差的话,感觉孩子成长的经历,我会少一部分。”

  “父亲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榜样,我平时不太爱说话,现在有的时候我做事,闷下头去做,妈妈就说我和爸爸一样一样的,像我父亲一样。我父亲是一个特别靠谱的人,现在我还在学习。说了什么话,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去实现,做一个可以值得依靠的人。”李晓丹说道,小时候和父亲交流得比较少,但是遇到大事,都是父亲来“撑腰”。“他会告诉我该怎么做,去给我分析,有几种可能,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父亲给我的印象就是正直、善良的,在生活点点滴滴影响到我。”

李晓丹父亲生前照片

  父爱如山,沉默而坚实有力,是最为坚实的依靠。李晓丹表示,做了父亲之后,开始更加理解自己的父亲,体会到那份深沉的爱。“我有了孩子之后,感触慢慢越来越深。考虑得会更多,有吃的,想着糖豆吃不吃,我做了什么事,想着会给她有什么影响。有一些事,也是慢慢引导她,言传身教。有些事可能还理解不了那么深,随着年龄的增加,会更加体会父亲的不易。”

细心周到体现在生活各处

  “报道之前,只有妻子知道我写信这个事。一开始记者采访到我,我觉得有必要和哥哥姐姐说一下这个事情,有事大家一起商量嘛。后来央视采访,播出节目,家里的亲戚也都知道了。”李晓丹告诉记者,兄姐在知道自己给父亲写信这件事后,对他说道“弟弟,好样的”。

此前的全家福,左一为李晓丹。

  生活中有心的李晓丹,让家人觉得很踏实。“我和妻子异地恋得有三年,那时候我在青岛,她在泰安,我求婚的时候,用火车票做了个影集,也感动得哭了。”李晓丹说道。

  宁欣欣也向记者描述了她眼中的丈夫。“他平时就是少说多做那种,恋爱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写信了,偶然间看到的,一看就知道是他了,觉得很感动。就感觉父亲是一个正直靠谱的人,他也不会差。”宁欣欣表示,进入婚姻之后,丈夫更加稳重负责。“孝敬父母,对我,对孩子,都非常好。我是在夏天生的女儿,医院只允许一个家属陪护,他就说他去。他提前学习怎么抱孩子之类的,给孩子换尿布呀。刚开始我都不怎么会抱,他就做得非常好。到现在也是,给孩子洗刷,陪孩子玩,都做得特别好。我是一个比较马大哈的人,生活中的细节,他都   谈话间,李晓丹两岁的女儿多次将水果递到了记者的手中。“小孩平时很听话,有啥吃的,先给周围的大人让一圈。”李晓丹母亲笑着说道,“糖豆,给阿姨跳个舞。”古灵精怪的小家伙,伴着儿歌一扭一扭,讨人喜爱。李晓丹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笑着看女儿表演节目。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温暖与感动常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