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影视剧,拍摄得最多的就是康雍乾这个时期的故事。因为这个时候的皇帝帅气年轻,故事多,情债更多。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清朝这个时期的皇室成员或多或少都有画像作为想象的依据。
这些画像将祖孙三代、甚至后宫妃子们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而做到这一切的,是一个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郎世宁。他来到中国后,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如何更好地融合中西方艺术。所以他能得到祖孙三代皇帝,尤其是乾隆帝的厚爱。
遇康熙,得留任
18世纪,西方列强正在上演激烈的争夺战。天主教和新教争相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派出大量传教士前往国外传教。郎世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中国。
当时传教士想要在中国得到重用非常难,但郎世宁是个很聪明的人,他见到61岁的康熙,第一件事就是模仿朝廷官员下跪,然后用意大利味的汉语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句话取悦了康熙,郎世宁被允许进入宫廷的如意馆,成为一名宫廷画师。某天康熙想要见识一下西方的绘画艺术,于是找来郎世宁为自己作画。
画毕,康熙久久不语,原来西方油画是只画人的3/4脸,还有一只耳朵是没有的。中国绘画却讲究“兼听则明”,所以要露出双耳。
旁边的小太监见到康熙脸色不好,就匆匆把画作卷了起来。哪知油画未干时是不能卷的。这一卷,再展开,康熙的半张脸都没了。康熙脸色黑如锅底,勒令郎世宁学习毛笔在绢布上作画。
郎世宁觉得这件事非常困难,但康熙不要郎世宁觉得,他自己觉得行,这件事就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郎世宁只好回到画馆,拿起从没用过的毛笔,从头学习绘画。
当郎世宁终于学会用毛笔在绢布作画时,康熙却驾崩了。
遇雍正,登巅峰
郎世宁听闻新上任的皇帝不苟言笑、人称“冷面王”,所以太监宣他过去作画时,他心里七上八下。哪知到了面前一看,雍正穿着时尚洋气的西洋装,邪魅地笑着:朕酷不酷?
当然,以上是稍微夸大了一些。事实上,雍正也确实是个表演欲望非常强的皇帝。他时而是腾云驾雾的仙人,时而是弯弓射大雕的蒙古人……他扮演过的角色,完全够出一本cosplay影集。
总之,雍正比康熙要开放多,包容心也更强。在绘画上,他要求郎世宁在绘画时加入一些西方的元素,例如阴影、立体感、大气等。在雍正孜孜不倦地鼓舞下,郎世宁的绘画技术达到了巅峰。
他的经典著作《百骏图》,就是在雍正时期诞生的。这幅画作中有一百匹马,每一只马儿神态各异,毛发或湿或干,都能一眼分辨出来;整个画面既用了西洋画的立体手法,又有中国画的远大近小的运用。
对于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民族而言,雍正看了非常触动。
正当郎世宁准备大展拳脚时,雍正也驾崩了。
遇乾隆,走哪画哪
对乾隆而言,皇帝是副业,搞艺术才是自己的正事。这种情况下,郎世宁遇到乾隆,犹如鱼儿遇到了水。
今天让郎世宁画自己骑马的样子,明天画自己坐着的样子,还有后宫中自己喜欢的几个女人,也喊出来让郎世宁画一画。
这其中,最有名就是那幅《心写治平图》,别称《乾隆帝后妃嫔图卷》。这幅画是乾隆私下把玩,不对外公布的。除此以外,还有《乾隆大阅图》、《乾隆万树园赐宴图》、《哈萨克贡马图》等。
郎世宁在乾隆手中,就是一个行走的人形照相机,走哪儿画哪儿。就是在这样不断地磨练中,郎世宁的绘画技术一天比一天高超,画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阔。发展到后来,郎世宁每天睁开眼就是一个字:“画”
年,郎世宁以78岁的高龄去世了。乾隆皇帝给了他厚重的葬礼,以抚慰他不能回乡的遗憾。郎世宁最伟大地方就在于,穷尽一生的精力,在中国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独自完成了那个时候比较进步的中西方艺术的融合。
那个年代,想要将两种不一样的文化融合在一起,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和努力。他不像我们现在,中西方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时时刻刻都在发生。郎世宁用了一辈子的时间,专注研究融合中西方艺术,将自己的绘画艺术发挥到极致。这是他的伟大之处,也是他在三代帝王统治下盛宠不断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