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位老人在伦敦公园里喂鸽子当你老了——几乎每个人一生都会面临这个课题。在老龄化社会,长照是重要的议题。当3、4岁的孩子和70、80岁的爷爷奶奶一起学习当六周同学时,会不会改变老人的身心状态呢?纪录片《我的爷奶同学》源自于英国第四台(Channel4)从年中开始的影集,至年10月已播映至第二季第五集,影片《我的爷奶同学》(OldPeople’sHomeFor4YearsOlds)想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在英国得到很大的迴响。这部电影的理念是进行一个社会实验,让人感觉到美国已经实施了20多年来与幼儿和老年人互动的相关照护项目。制作团队与科学家、老年人学家、医学小组和幼儿园教师合作。希望借此能找到改善英国老年人照护的方法。布里斯托(Bristol)市郊的一间圣莫妮卡(StMonicaTrust)老人安养社区招募了11位年长居民和11在当地幼儿园的儿童参与进行了一项实验和拍摄。首先,研究小组测试了参与者的健康、情绪、身体机能、认知能力等,了解参与者在项目实施前的启动能力,以及他们的自我看法和人生观。幼儿园教师带孩子到寄养社区的活动室,每周与11名长者一起工作为期六周,每周五天。过程中,他们和幼儿园的学生一样:小组讨论、跳舞、游戏、散步。有时团体竞赛,共同合作完成活动,也可以自由游玩时间,找朋友讲故事聊天。专家小组通过影像观察老年人和儿童之间的互动情况,并记录受试者的变化。经过六周后,再次为长者们测量各项数值,看看他们是否有数值变化。老人们在开始的测试中,1/3的参与者表现出抑郁的迹象,9人发现生活无聊,1/2人对未来没有希望,9人平衡感差。通过这项实验,研究小组相信,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六周时间,长者的身体状况会得到改善,他们的情绪和行动也会被活化。图/《我的爷奶同学》老人是[过期商品]?老人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相互照顾的照护方式,理念来自于研究[代间学习](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代间学习”是指通过合作和互动,在年幼一代和老年一代之间分享经验、知识、技能或价值观,以提高自我价值和成就感,从而相互改变。在传统社会中,个体家庭或家庭存在代间学习。通过老年人的口头和个人教育,将知识和智慧传授给子孙后代,是一项重要的非正规教育。然而,现代社会的家庭模式发生了变化,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已经成为主流,老一辈与孙儿一辈之间的关系不再亲密,代间学习的功能被削弱。美国自年代末以来,开始探讨长幼疏远的异化,和可能造成的危机及应对方式,在年,提出了代间学习的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项目,促进各个年龄段的社会情感和学习能力。《我的爷奶同学》中,有一位老人把自己比作过期商品,衰老而无用。但代间学习能够扭转这种[衰老和无用]思想,这套学习计划在欧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们相信,通过代间学习,长者可以扩展知识,传递智慧,跨世代交流传播更能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凝聚社会共识--让老年人不再是过期商品,而是可以不断活化的[资源]。图/法新社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年的《老龄化与健康全球报告》中也提出了将老年人的经验视为一种资源的想法,该报告认为,对高龄族群的资源挹注,是对国家社会福祉所实施的投资。希望消除年龄歧视问题,更正确和积极地看待各国所面临的老龄化社会。目前,世界各地的代间学习项目是多样化和丰富的,因此,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因素,设计方向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经验队](ExperienceCorps)组织老年人在学校志愿者为学童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非洲实行的家庭阅读方案(familyliteracyprogram);日本设立混合老龄、身体和智力障碍、儿童的富山型日照中心;德国的社区养护中心和幼儿园合作,由学校规划儿童和老年人开展联合活动;在台湾同样有托幼和托老中心规划的社会福利大楼建设。美国西雅图的安养中心普罗维登斯山圣文森(ProvidenceMountStVincent,是《我的爷奶同学》的拍摄起因),也是常见的讨论例子,年,中心内收托0到5岁儿童成立幼儿园。在这个[代间学习中心]里,为期六周,每周五天,儿童和长者互相探视,一起吃饭,或者参加各种活动。纪录片“成长的季节”(TheGrowingSeason)被独立制片人柏蕾格(EvanBriggs)根据此相关历程拍摄成。图/日本某间安养院幼儿园和老人养护中心的结合在美国并不是第一例。最早出现的第一间结合安养中心与幼儿园的机构,是在年日本东京江户川市,往后十余年间,日本境内也陆续建设出16间类似的机构。在这些[老幼共托]的环境里,对长者和儿童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老人的老龄化过程包括感官和肌肉退化、外观改变、记忆力衰退和相关社交活动减少,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均会出现明显变化。社会上也存在一些年龄歧视,认为老年人不从事生产、拖累社会、损耗国家资源;如果老年人没有充分的身心准备来面对山洪暴发的冲击和变化,他们可能会贬低自我价值,或产生退缩行为,进而导致身心疾病。过去有很多研究表明,代间学习项目对于老人的生理(如肌肉耐力提升)、情绪(减少抑郁指数)、记忆力有实质性的帮助。《我的爷奶同学》中,对老人们也进行了前后的相关测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参与者的重大变化。图/StMonicaTrust官方脸书举个例子,一位装了七十四年假肢的老人,因为不愿意,认为自己不能离开助行器行走,却在第二周时,因为他想帮孩子捉拿刚孵出不久的小鸭,起身离开了拐杖和座位,捧起了小鸭;在第三周时,不顾伙伴的提醒,离开了椅子,躺在地上和孩子扮演“沉睡的狮子”,他当狮子,张开了眼睛,假装要吃在动的孩子。在代间学习活动中,老人通过与孩子互动,重新产生情感上的连结,会感觉到被接纳,被需要的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肢体碰触会产生催产素(Oxytocin),可以降低血压、缓解焦虑和产生愉悦感。老年人也容易演变出自我保护行为,因为他们有过身心受伤、或者在意他人眼光的经历。常见的生理问题是故意放慢脚步速度以防止跌倒。但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长辈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会不知不觉地想把所学的东西带给孩子,也愿意因孩子的要求,突破自己内心的防卫,再次接受挑战。在这群老人同学中,有一位每天超过12小时坐卧在房间里的退休地质学家,在和孩子们牵手散步的竞赛活动中,也因不舍得孩子落后于其他组,所以逼自己再多走几步路。把老人和孩子放在一起就是代间学习吗?老年人已无法逃避死亡的议题,老人死亡前的终点站可能就是安养中心。在终点站,还能做些什么呢?影片中的许多长辈在实验开始前表达了负面的想法:[睡觉就不会寂寞了],[我不知道谁会愿意(死前)在我身边?]这种想法实际上是老年抑郁的原因之一。引导孩子与老人讨论成长和生命的意义,通过《我的爷奶同学》设计的活动中观察一群小鸭孵化、成长、进行生命教育。代间学习计划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从老人身上获得直接的保育需求,还能够获得老人的生活经验、故事和智慧,并通过认识不同的群体来扩大包容性。虽然影片很少触及幼儿的变化,但在影片开始的时候,有人询问4岁的孩子关于[老]的想象,认为多少岁是老了?当你变老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景况?这是孩子对于生命重要的思考,问题的答案可能会在未来因为生命改变进而修正,但自童年开始接触议题,是生命教育重要的一环。图/中国一间老人安养院电影中老幼共融的温馨画面可以很容易地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吗?或者,是否就是现在老龄化社会的终极解决方案吗?也许不然。首先,参与这部电影的大多数老人都是退休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对幼儿的接受程度可能较高。在设计和规划代间活动时,幕后团队经过充分的评估和讨论,包括老年人学家和医学小组,分析每位老人的需求,以及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使两个世代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也更加注重现场安全。代间活动设计得好,可具有休息、娱乐或保健功能,还可达到个人发展和教育目的。这不仅需要有经验的活动领导人带领,而且还需要跨领域专业融合,例如儿童发展、幼儿教育、老年人学和康复医学。希望从《我的同学爷奶》和相关研究开始,对全球老龄化产生更加积极和健康的项目。老幼共融的温馨画面,并不一定能轻易实现在真实世界中,成为高龄化社会的最终解方。好的代间活动设计,要靠有经验的活动带领者,更需要跨领域专业整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