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变形金刚:一部把广告拍成大IP的动漫神作》介绍了本来作为广告来播的变形金刚,怎么成了炙手可热的超级动漫IP。本篇接着聊这个广告的成长,能力有限,后面内容有点像流水账,介意的朋友可以跳到结尾。
年G1时代结束后,变形金刚还经历了从年至年的G2时期。
年孩之宝推过另一款主打动画《G.I.JOE》中文叫特种部队,但是这部动漫不争气没法和但是如日中天卖大宝剑的希曼希瑞抗衡。被逼无奈,孩之宝选择了新瓶装旧酒的招数,看看能不能挽回颓势。片头和过场动画加上3D效果重制,玩具升级配备更多可动武器和声光效果(算升级为电子玩具么)。原来的98集TV动画中就这么重新在电视上播放了。
年,虽然把变形金刚的设计更为华丽,但是点背呀,那时游戏机野蛮生长横行天下,整个玩具产业都面临着洗牌。
年,孩之宝推出了新版的战斗擎天柱、而被其收购的《百变雄狮》系列,也披上了变形金刚的外衣,重装上阵。但是这一时期的动漫没新作,漫画质量又差。
总之,时运不佳再加上制作方不作为吃老本,让这个短暂复兴期成了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时期。
新世纪变种期(东灵自己起的名字),要么剧情和G1无关,要么形态变化特别大,各种平行世界等等都冒出来,G1体系逐渐被打破。
年,孩之宝出品了3D版动画《超能勇士》(BeastWars,加拿大动画公司制作的哦,一共出了三季),这虽然是正牌儿续作,但变形金刚都是野兽和机器人形态。麦当劳拿《超能勇士》作为快乐儿童餐所附赠的玩具,玩具又大卖了。
年,日本在《超能勇士》之后,为其制作了续集《超能勇士2》(又是完全原创和原作无关联的续作,日本骨子里喜欢舶来品进行大幅改动,这个有机会再聊)。年,孩之宝又在《超能勇士》的基础上制作了《猛兽侠》(BeastMachine)。
年美国人又把当年日本推出的《CarRobot》引进改成了短篇搞笑动画名为《汽车人战记》。从这一年起,动画上日本又夺回主导权,随后几年都是日本出动画,美国翻译引进。
-03年,日本制作了《MicronLegend》,美版称作《ARMADA》,国内译作《雷霆战队》,又出来第三股势力可以和汽车人或霸天虎匹敌哦,玩具主打的是微型金刚。
年,变形金刚诞生20周年,日本制作了《雷霆战队》的续集《Superlink》,美版译作是《ENERGRON》,国内译作《能量块》《能量晶体》。玩具设计上透明零件所组成的能量武器成了新的亮点。
年,出品过《超时空要塞》系列的日本著名动画公司GONZO制作了《GalaxyForce》,美版译作《Cybertron》(就是变形金刚的起源之星塞伯坦),国内翻译为《银河之力》。在剧情设定上,《变形金刚:塞博坦传奇》是接续前作《变形金刚:能量晶体》系列的同一世界,但在日版《变形金刚:银河之力》中则是与先前两部互为平行世界。。上面这三部《邪神三部曲》或《微型三部曲》使用的体系叫做三部曲体系,越来越乱。
-,孩之宝又与卡通频道合作推出《变形金刚08动画》(TransformersAnimated),孩之宝负责设计造型,TT社继续负责设计玩具。又出来个08体系。
年,终于出有名有号的原创游戏了,《变形金刚:赛伯坦大战》(Transformers:WarforCybertron),故事设定在另一个新的平行世界。部分角色也做出玩具商品。此后各种变形金刚电玩也登上舞台。漫画,电影,动漫,电玩,4个载体都要出剧情,故事线更加混乱。
年底,美国开始播映卡通影集《变形金刚:领袖之证》(Transformers:Prime)。该系列TFP体系到一共出了三季,本作品是由HasbroStudios负责企划,Digitalscape与PolygonPictures两家日本动画工作室经手CG绘制作业。注:当时因为TT社要为次年上映的电影变3设计玩具系列,使得《Prime》系列玩具没法和动画同时推出。美国人动画和电影扎堆推,搞的玩具设计公司都忙不过来了。
~今,15年动漫《Transformers:RobotsinDisguise》中文名《领袖的挑战》于美国上映,日本动画工作室PolygonPictures经手绘制作业,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设计。16年上了第二季,17年4月第三季《变形金刚领袖的挑战:组合神力》于北美上映。
同期还有《CombinerWars》《TitansReturn》《Poweroftheprimes》共同组成《PrimeWars》三部曲,以泡面番(6分钟一集)的形式在网上播出,给合体战士玩具打广告。
未来,听说18年又要出动漫《变形金刚:Cyberverse》
小结:
终于把动漫部分码完了,G1之后,乱,更乱,越来越乱,变形金刚就这么个走势。这是其广告基因造成的,动漫跟着玩具推广需求走,出来新玩具编剧就要想法去编(编剧的噩梦呀),之前的坑还没填上呢,后续的坑就又埋上了。不想填坑怎么办?换一个世界,推倒重来。
和漫改轻改等有独立作者的作品不一样,变形金刚是多家公司博弈合作的产物,30年多年间,谁能赚到钱,谁就会暂时拿到主导权推让变形金刚发展一下。除了TT社和孩之宝两家,还有好多好多公司阶段性的参与利益分享(听说连韩国公司也参加过)。这么多公司都参与制作,想思想统一,世界观统一,体系统一,前后兼顾,基本上不可能实现,能把当期的作品质量保障下来就已经不错了。
双轴心的重点推广区域,这也是造成变形金刚比较混乱的原因。做广告的都知道要在不同国家做广告,广告设计一定会有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人文情况单独设计。这个道理放到变形金刚上也适用,某个时期,玩具美国卖不动时,在日可能还挺火,那时或玩具广告设计上就会更加照顾日本人的欣赏口味,动漫就会做的更有日本味(美国公司主导制作的时候也一样,更符合美国口味)。这种客观要求也导致动漫做出来后风格剧情等差别很大。
一边码着上面那些字,东灵一边在想《哆啦A梦》《龙珠》《米老鼠》这些风格长年不变的作品,他们能活到现在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结尾福利:有几个人(哪怕是变形金刚的铁杆粉丝)能够骄傲的说“他把《变形金刚》全系列都看过了”。不是说一集不差,每部都能大概看下来了的估计都是凤毛麟角(东灵表示早就弃掉了),如果真有这样的大神存在,那只能说,他不仅是个动漫迷,还是个广告迷。佩服佩服
预告,这里面没提电影,那是另一次飞越,从卖玩具为主到卖汽车卖一切,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