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为感激爱妻跪在雨中为子求学,老年人写书

年底将近,锡城许多老年人都会迎来自己60、70、80岁寿宴。除了摆上几桌酒席宴请亲朋好友,还有许多人希望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子女和亲属一起分享。他们会为自己的一生写上一本书、制作一本图文并茂的集子,留给后人作纪念,见证悠悠岁月、传承美好家风。不过,主管部门也提醒,个人资料如果要印刷分发,须通过出版社出版。案例1出本个人影集为她庆祝70寿诞家住槐古二村的李荣根老人今年有个心愿,想为老伴石巧秀出一本个人影集。在他的家中,记者看到,李荣根已整理好了相册,他说是请朋友进行了排版,本准备在过年时候给老伴一个惊喜。不过,老伴还是知道了此事,嗔怪他“发痴”。李荣根今年75岁,石巧秀则为70岁。今年正好是两人结婚50周年金婚,且正值老伴整岁寿庆。李荣根说,妻子一生操劳,用一本册子回味一生走过的风风雨雨,直到今天的幸福晚年,是他自认为最好的礼物,将在过年时与子女、孙辈们、同事和朋友们一起分享。10年前,李荣根在妻子60岁时,也曾秘密筹划了一场寿宴,亲自设计了寿字底的请柬,设计了带寿字的红手帕,送给亲友们留念。当年,他还请专业摄像师全程纪念这场寿宴的经过,让妻子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李荣根说,妻子嫁给他时,还是一个20岁的农村小姑娘,天真、活泼、健康。结婚没多久,儿子来到人世,但孩子出生第三天就开始发高烧,当时医生说孩子是败血症,已没有治疗的必要。但妻子始终不放弃,不顾自己产后虚弱的身体,医院,一度不吃不喝,实在口渴就到自来水龙头接点水喝,医院,儿子奇迹般活了下来。到了儿子上学的年龄,石巧秀跪在雨里求人,总算让孩子在城里读上了书。到了孙子出生,她又帮着带孙子。李荣根说,妻子一生为人善良,除了家中的一双儿女和孙子,还帮着弟弟们带孩子,先后共抚养了6个孩子。他希望把这些往事记录下来,让子女们知道父母当年的付出,也希望把孝亲敬老、爱惜子嗣的好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案例岁的他为旧宅写两本文献家住盛岸里的盛盘清即将迎来他的80岁的寿庆。年的70岁寿庆,全家商量不办酒席买书籍,不买名牌服装买童装。寿庆时,为邻居们送上寿面外加每户2-3册书籍,又为30多户新市民的独生子女送上一套童装略表邻里情。最近,他所居住的老屋因地铁建设面临动迁。他又想用另一种方式做寿,想把老一辈与他们这辈所见所闻的盛岸里的历史故事、他的家庭档案用文字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盛盘清一家被评为无锡市首届十佳书香家庭,他的许多文章都在省市级媒体上见过报。为此,他把这些资料整理成了《岁月留痕》、《翁乐岁月》两本集子,各印了册。在寿庆期间,他将自己著作的和册藏书捐赠给了惠山社区,以此来庆贺自己的寿诞。“捐出个人藏书和著作,让‘书香家庭’回归大众,回归读者,其实就是实现知识共享,远比把闲搁在家要好”,盛盘清说,市图书馆、相关社区和一些家庭都对此很感兴趣,纷纷收藏他所写的书籍。商机帮忙打字排版的地方不少对于李荣根来说,要出这本集子可是费尽功夫,自己不会制图、排版,好在有朋友帮忙。可是前言一段,关于妻子一生经历的文字,没有人能够代笔,只有他最清楚往事。可是他们那一代人经历特殊,多数人读书不多,文字功底有些欠缺。他的前言写了多字,好几张稿纸。最后花了50元请一家打印店的工作人员帮他敲入电脑,总算大功告成。像李荣根这样的烦恼,盛盘清也有过,只是他的文字功底没问题,但要输入电脑却困难不小。因为两部著作的字数要达到几十万字,他也是委托一家熟识的文印社帮忙,完成了打字、排版等基础工作。另外一位晚报的读者俞锡甫是个诗歌爱好者,经常会乘兴写几首小诗,这几年随着年岁渐长,他也想把自己的诗歌整理成册,希望委托上大学的孙辈假期回来帮他打字、排版。淘宝上,不少商家也看到这类商机,纷纷推出类似服务。在锡城的一些文印店内,帮老人打印文稿的也不在少数。太湖大道旁的一文印店老板表示,以一本页的书籍为例,即便是客户自己打字和排版,后期打印装订成册的费用每本要核到元左右。提醒打印成集要走正规途径一位印刷业的人士介绍,大32K、页左右的书籍如果一次性印刷本,制作成本估计元左右,但这种批量印刷一定要到正规出版社购买书号,每个书号的费用估计要接近2万元,其中包含了编辑审查、修改等各种工作。老年人回忆录之类的书籍受众较为狭窄,多采取自费出书的方式。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处的戈先生表示,老年人晚年通过创作来充实人生是值得鼓励的好事。戈先生提醒,一般单位内部资料打印装订成册时也须审批,个人的回忆录、创作作品要走正式出版物的途径,否则就成了非法出版物,会被追责。当然,作为正式出版物后,还可上架销售。(晚报记者黄孝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