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秋天羞涩地露了一面,北方的冬天马上就要带着嗖嗖的冷风,伴随着人们口中氤氲的呼气,还有屋子里暖和和的暖气,摇摇摆摆地走来了。
看着窗外还没留意,就已经零落一地的树叶,突然发现很久都没有感受到秋天的气味了。
很久很久。可能是从变成了一个成年人之后,都没有仔细的感慨季节的变化了。每天面对的都是数字化的生活。KPI、业务、邮件、甲方乙方投资方、政府部门、航班号、各种总、各种长、各种傻x…经常感觉到的只有日子机械的重复,没有了波澜和起伏,没有了颜色和线条。季节、天气、草长莺飞、花开花落、寒来暑往似乎都与一个个城市里匆匆忙碌的成年人都没有太大关系。
我们追求数字,其实就是追求成功,追求成功就是想追求幸福的生活感受。然而,我们可曾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我们追求的是什么?而我们又是什么?
难道这些答案可以用数字计算出来?我们感受过什么是幸福么?那是一定的。追忆那些美好的时光,我们想想以前快乐的日子是多么令人怀念。
一夜雪后,呼吸着雪花和阳光清凉的味道,走在“咯吱咯吱”的雪地里,偶尔摔个屁股蹲,伴随着同伴嘻嘻地哂笑爬起来,偶尔看见一条亮晶晶的冰跑道,几步冲过去打一个戛然而止的出溜滑,偶尔路过店家门前堆得丑丑的雪人,插着一支破破烂烂的笤帚当胳膊,偶尔盯着街边摊插满花花绿绿各种口味的冰糖葫芦。
晚上写完作业关了灯爬上床,雪后窗外分外的亮,趴在窗前,看地上反射出的盈盈的月光。鼻头冻得冰冰凉,缩在被窝里,脚丫小心翼翼伸出被子,又被冰的缩了回来。有点小兴奋,又有那么点,对冬天的小敬畏。
那时候校门口和蔼的老奶奶老爷爷,总是掌管着全世界最美的美味。放学了,大家排着队,攥着手里的零钱,羡慕地望着眼前一个个炸肉串、烤地瓜、小糖人被一个一个认领。终于轮到我了,赶紧递上五毛钱,满脸幸福与自信地盯着小吃制作的过程,心里乐开了花,抓着好吃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阳斜下来,暖暖地映在脸上,感觉好像全世界都是你的。
那时候过节可是家里的大事件。
全家老少早晨就开始忙碌,其实吃来吃去,奶奶、姥姥、妈妈、小姨的拿手菜也就是那么几个,吃了好多年也没有创新。可是每次过节聚在一起仿佛大家还都没有吃过的样子,一直期待它们按部就班地登场,怎么吃都不腻。
爷爷、姥爷、舅舅、大伯、爸爸他们的节目就是讲故事和吹牛,年轻时候受的苦、挨得饿、讨厌的人、佩服的大哥都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讲一遍。当时他们每次一开头,我们就能背到结尾的故事,可能现在再也没人讲,再也听不到了。
那个时候,我们就是一遍遍的重复着它们,从春节到五一、从中秋到元旦,又每次吃得开心听得开心。
那时候难得的家庭旅行也傻得很。
一家人到哪都是面无表情的严肃合影,回家洗成一摞照片插进影集。现在翻看很多都模糊不清了,可仍然能记起那些路上的细节。游客们互相天南地北的聊天,不同口音交杂在一起,可是有着那么一股现在难得的热乎劲。导游姐姐工作一丝不苟,充当着景点的主人角色,恨不得少介绍一句你就不能记住这个地方的光荣和历史。
那时候山清水秀,江河、大海、小湖泊,都能下水游两圈,家里养的小乌龟没有口粮,可以到松花江边随手捞几条小泥鳅、小虾。没有VR,没有刺激的游乐项目,可是满眼风光,处处鸟叫虫鸣。
还有,被放在奶奶、姥姥家的下午。
她们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偷偷塞给你,问着那些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手里缝着衣服,做着面饼,要么就是摘着青菜,准备着一会做一桌子你爱的菜肴。有时候爷爷的半导体放着你不爱听的哼哼呀呀的戏曲或是评书。坐在小板凳上,一边马马虎虎地写着作业,一边看着下午院子里的喧闹。直到酒足饭饱,天色将晚,爸爸妈妈下班来把你接走,关上门的时候,心里有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不舍,但是想想,下周还能来呢,于是又莫名地高兴起来。
可是,一下就长大了,一下就长大了。
你认为永远都不会消失在你世界里的人就走了。
你吃腻了千百遍的味道就再也尝不到了。
你听不进的絮絮叨叨就停止了。
你回忆里的地方变得你不认识了,甚至都不在了。
你的生活和你小时候憧憬的全然不同了。
连最爱的秋天,在眼皮底下溜走,你都没有觉察了。
所以幸福是什么?我们一直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也许,
最美好的时光就是那些爱你的人们还都在,
我们还能无忧无虑地看着这个世界,
不让自己因为长大而让生活变得面目全非,
就是所谓的幸福吧。
也许,
我们想要的东西真的没有那么多,
一切都没有改变,或者一切能重来,
那就再好不过了。
/10/15
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