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奕霖编导纪录片演员致敬新中国电影这

北京医院治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02:36

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呢?这张照片曾挂满电影院,这张画片更被无数影迷拥有。如今,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他们芳华已逝,影迷也已经老去。

年,文化部评选出了22名新中国人民演员,包括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李亚林、张园、庞学勤、金迪;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田华、王心刚、王晓棠;上海青年艺术剧院的祝希娟(后进入上影厂)。

这22位明星,代表了当时新中国影坛的老、中、青演员,都是当年轰动一时、引起空前反响的佼佼者,观众俗称为22大电影明星。

10月30日,以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为主叙事点的纪录电影《演员》在全国上映。该片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等单位联合出品,让影迷共同回忆关于新中国电影的难忘记忆。

《演员》是中国首部探讨演员德艺的电影。影片以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为切入点,历时五年、以多重形式进行记录,讲述于蓝、秦怡、田华、于洋、金迪、谢芳、王晓棠、祝希娟、牛犇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从影经历和艺术成就,挖掘他们对于演员这一职业超过半个世纪的感悟和思考,并以他们塑造的经典电影形象向百年中国电影致敬。

纪录电影《演员》由潘奕霖担任导演、编剧,历时5年,拍摄小时以上素材。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的潘奕霖,为CCTV-6电影频道成立以来的第一位男主持人,年开始主持《流金岁月》,亦是该栏目的创始人。现任电影频道主持人、《佳片有约》栏目制片人。

在多年制作与电影相关节目内容的过程中,潘奕霖与国内外电影人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联系,特别是与中国老一辈电影艺术家有难以割舍的真挚情感。年,潘奕霖导演了电影处女作——纪录电影《演员》。这部影片全面展示了以22大电影明星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优秀演员的风貌和精神世界。

潘奕霖告诉记者,父亲有一本小小的影集,其中有一张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明星照,照片中谢芳留着单辫,目光灼灼。后来询问才得知这是电影《早春二月》的定妆照。潘奕霖说还跟妈妈打趣说道:我爸真是个‘文艺青年’啊!妈妈回答:可不,你爸当年就是爱看电影。

小时候,潘奕霖住的部队大院每周都会有新电影上映,父亲带他前往看电影的路上时就会给他介绍这些影片的背景,这一幕的记忆直到现在都特别清晰。潘奕霖就这样喜欢上了电影,并从事了与电影有关的工作。

说起拍摄纪录电影《演员》,潘奕霖坦言:就是想让22大电影明星当下的风采常留大银幕。他们青春的样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前的杰出电影作品中已经被镌刻了。但是,他们老去的生活、状态是否也值得留住?

潘奕霖对记者说:年我第一次采访谢芳,那时的她头发乌黑,坐在钢琴前。现在想起来,她那时才60出头。结束后聊天,她问我你父亲是谁?我说,您应该不认识,我父亲是部队上的。年,我因拍摄纪录电影《演员》带摄影团队再次找到谢芳,在调试机器的时候,她突然念叨了好几遍22并跟我说,距离咱们第一次见面已经22年了。谢芳随后又说,‘你采访22大明星这个事儿,也是22,有意思。’

年7月,纪录电影《演员》对于蓝进行了拍摄,接近结束时,潘奕霖问于蓝现在的愿望是什么。于蓝回答得却很干脆:我在静静地等待死神的到来。

听到这个答案,潘奕霖愣住了。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个人都有在变得越来越老的至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青春,以及爱过的那个人。每个人,或许都可以从别人身上寻找那个当下、过去或未来的自己。潘奕霖说。

年,还是传来了于蓝辞世的消息,此时距离拍摄于蓝已经过了23个月。

潘奕霖在《演员》中有一个遗憾,这部电影的最后有一段字幕:谨以此片,献给我的父亲、母亲,献给那一代人……但可惜,后来被要求删去了。

其实我本想表达的是,跟我父母亲同时代人,他们作为观众对现在22大电影明星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