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欣赏摄影师及其作品时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纬度来了解更多关于作品本身及作品之外的东西。一方面,可以通过摄影师的摄影作品来了解其想要构建的艺术世界及要表达的观点,这种方式会产生的结果是:十个人可能会有十种不同的理解。而这也是艺术本身有意思的地方,因为它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包容性。
另外一方面,可以透过第三方以视频记录或采访的方式,带你更深入地了解摄影师与其作品本身以及他本人更倾向想要构建的艺术世界和要表达的观点,来发掘其背后的创作意图与故事。
今天与您分享两位摄影师,分别是以不同的拍摄方法来呈现黑白摄影作品。
GabrieleCroppi
强烈的黑白对比
GabrieleCroppi(Italy)是米兰IstitutoItalianodiFotografia的摄影毕业生,同时兼任摄影师和视频制作人。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摄影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包括绘画、文学、电影和建筑。
GabrieleCroppi在系列作品《MetaphysicsoftheUrbanLandscape》中拍摄了世界各地著名的地标建筑,通过强烈的黑白对比手法,将人物置于建筑舞台剧的中央,而让建筑成为布景,呈现出的画面就好像一出默剧,充满了电影感。
Photographs:GabrieleCroppi
GabrieleCroppi-NewYork:Metaphysicsoftheurbanlandscape-Bookcover
Photographs:GabrieleCroppi
《MetaphysicsoftheUrbanLandscape》这一系列作品已在年已出版成书,可以以静态方式欣赏这一系列的完整作品。在本书出版同时,摄影师联合出版方还透过视频的方式,搭配符合作品的诗词旁白,让阅者从听觉、视觉上更立体地了解这一系列的作品。
07:35Video:GabrieleCroppi-NEWYORK:MetaphysicsoftheUrbanLandscape
MatthewPillsbury
长曝光镜头
摄影师MatthewPillsbury(USA)时常混迹于世界各地景点建筑的游客群中,架起相机,记录建筑场景中进进出出的人群,呈现出的效果是建筑与人的关系;这种方式与一些为了让拍摄主题明确的建筑,通常喜欢避开人群,选择空无一人的建筑场景的摄影师们反其道而行。几分钟到几小时的长曝光,使得MatthewPillsbury镜头下的人物常常是虚幻如幽灵一般。相比之下,建筑由于人的存在而愈发显得安静,永恒。
Pillsbury出版的个人摄影集TIMEFRAM时间框架,通过静态的建筑、雕塑、场所和流动的人群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瞬间与永恒的思考。
Photographs:MatthewPillsbury
而在个人摄影集CITYSTAGES城市舞台中,Pillsbury进一步扩展了自己对当代都市生活和时间流逝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