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七年扶贫路荣登中国好人榜

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继我县好人郭鹏鹏荣登3月份“中国好人榜”后,佳县乌镇刘家峁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苏丽,再次登上7月“中国好人榜”。

近年来,我县不断推进“厚德佳县”建设,一大批凡人善举层出不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道德赞歌。

苏丽,女,年10月生,榆林市公安局正科级侦查员、驻佳县乌镇刘家峁村扶贫干部。年6月开始,苏丽坚守在扶贫工作第一线,一干就是7年。修路打坝、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道德大讲堂……苏丽所做的工作,推动扶贫模式从“输血”到“造血”转变,不仅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改变了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还给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她撰写的纪实文学《光景——女警扶贫记》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个人事迹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登。

穷若是病,爱可以治。贫困户刘付生自身残疾,妻子一级精神残疾。儿子刘峰16岁,女儿刘媛12岁,一个男人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恓惶。两个娃娃的童年,散落在山峁上、荒草丛、庄稼地、泥泞中。年夏,苏丽得知刘付生因没钱租新屋,旧房腾不出。当即带领队友前往他家,耐心劝其搬出危房,冒雨来到镇上,自掏腰包为付生家缝制新被褥、置办锅碗筷勺等生活用品。旧房里孩子的满墙奖状是孩子努力学习的见证。和孩子们一起整理后贴到新屋子的墙上。年秋天,刘付生住院。秋收地里只有刘峰和刘媛兄妹俩瘦弱的背影。苏丽看在心里,像亲生母亲一样,教他们剪指甲、勤洗勤换衣服,讲卫生;教他们青春发育期间的生理常识、健康护理知识,正确看待心理、生理的变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知善恶、懂感恩、学榜样,鼓励他们用积极阳光的生活,面对生活的困难。年,苏丽为刘媛制作了一本成长影集,用近百张照片记录了孩子6年来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孩子告别贫苦的灰色童年,给她一份多彩的童年回忆。兄妹俩怀感恩之心,以身残志坚的父亲引以为荣,勤奋好学,积极阳光的面对着短暂坎坷和贫苦。年2月,新冠疫情让孩子无法正常去学校。苏丽将家里的电脑赠送给付生家的两个孩子,为他们讲解电脑使用知识,掏钱拉网线,赠送U盘,保障孩子们正常上网课。他们的作文每一篇苏丽都认真修改,从作文的内容、段落、修辞手法到标准符号的正确使用以及作文的写作方法,像学校的带课老师一样辅导孩子。学校开课后,刘峰的成绩排名由第65名提前至第50名,刘媛的成绩班级排名第一名,兄妹俩把奖状、奖金捧回给父亲时,付生激动地落泪。他说,疫情期间,苏丽把全国的好老师都“请”到了家里。她的丈夫带着衣物,地球仪、保温杯等学习用品看望他们,女儿用压岁钱买了巧克力,蛋糕、饼干糖果等送给弟妹们,还开设爱心小课堂,给村里孩子们讲历史故事,教剪纸手工。孩子们嘴里的苏妈妈,每一声都喊到苏丽的心灵深处,她始终坚信:若穷是病,爱可以治。

懒汉蜕变,以爱为名。村里有个出了名的“懒人”刘学山。刘学山一个人生活多年,炕上的被褥从不整理,窑洞墙皮被烟熏得乌黑,地上堆满杂物,电路拉到了家门口也懒得去接,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那支生锈了的手电筒。“一个人吃饱全家暖”,是他的人生理想,他是大家熟知的“老光棍”。在结对帮扶干部王殿玺主任、驻村工作队多次的走访说服下,他才愿意接受一些帮扶,这一切都被苏丽看在眼里。年,苏丽带着自己的女儿,带着牛奶、饼干等衣物,前往老人家中。孩子把毛笔书写的“福”字,贴到门窗,为老人收拾屋子,并给他唱歌,让老人体会、感受虽膝下无子无女,同样有下一代的关爱与陪伴的温暖。老人眼里无望的眼神渐渐被唤醒,脸上有了笑意。后来,苏丽把学山老人家的入户走访当成了“家常便饭”,帮他打扫院落,清理室内卫生,锅里的饭,炕上的被、缸里的米、杯子里的水、田里的菜、身上的衣都成了苏丽的每日必查,她一边引导鼓励他同意旧房改造。当他住进改造过的新房内,铺新被盖新褥、感受到国家扶贫好政策带来的温暖,享受到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为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时,他才明白了幸福原来是这样的。苏丽身体力行,用真诚感动刘学山,使“懒人”刘学山从思想上有了转变,从被动到主动,从懒惰到勤快。

苏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