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寻迹古都南京,有这本小书就够了

如果你是文物古迹爱好者,可能会知道网上活跃着一支叫“华古”的团队。他们的网站“华夏古迹图”,以及同名的手机应用和小程序,标注了全国近个地市的国保和省保文物地点,几年来帮助了无数爱好者寻找古迹和共享资料,也使得他们找到了更多的同好。

就在今年3月,华古团队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本书《寻迹南京》,用他们多年来寻访遍南京文物古迹的成果,做出了一本漂亮、实用的南京文保手册。

作为六朝古都和明朝故都,南京诚然拥有许多古迹,有些大名鼎鼎,但有些就在你身边却不被发现。而本书便以它的39条旅行线路所串联的多处文保地点,用简明详实的信息、清晰完整的图片,以及开放时间、导览等攻略式信息,不仅呈现出南京作为古都的全貌,也让人“蠢蠢欲动”,想要一一造访。

澎湃新闻-私家地理采访了《寻迹南京》的主编王腾。作为南京人和华古的早期成员,他与我们分享了成书过程背后的故事。

寻迹南京:南京重点文保导览手册华古南京团队/著;南京出版社;-12澎湃新闻: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华古团队和你们的工作吗?王腾:华古的全称是“华夏古迹图”,它是一个“互联网+文物古迹”的数据平台。年时,因为我们在南京的几个朋友都有去野外看文保的爱好,而我们又都有共同的精神导师:八十年前朱偰先生写作的“金陵考古三种”——《金陵古迹图考》《金陵古迹名胜影集》和《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在他的影响和激励下,我们组成了一个小组,用了两年时间,几乎利用所有的周末,把南京和周边地区的文保,像普查一样,一个个地看过来。

朱偰先生就这样,我们手头就有了许多文保的地点信息和图片资料。因为南京很多文保地点散落在郊区,不大好找,所以我们就想,如果日后有其他爱好者去看,我们可以共享这些资料。团队里正好有学计算机的,比如创始人邵胜海,他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我们就用了两年的时间,做了一个叫“金陵文化遗产”的的网站和手机应用,大家都觉得很好。推广开后,各地的朋友都来问我们,是否可以开个端口让他们也可以做?就这样,慢慢推广到了全国。目前,我们华古平台有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和小程序,大家可以用它按图索骥地导航、打卡、分享图片和资料。它有两个非常突出的优点,一是它非常适合发现你身边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普通市民打开地图,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小区或上班地点附近,居然就有一些他们很多年以来经常路过,但不知道的文保单位。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希望大家去保护家乡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